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特殊之時,,就可能有一種“生命的覺醒”,,覺得此生不可虛度,,要給世界留下點東西,,進而變成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孩子在精神上有些優(yōu)越感并不是什么問題,,只要這種優(yōu)越感能夠轉(zhuǎn)化為責任,。
從小培養(yǎng)與眾不同的意識
讓孩子從小就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是否會培養(yǎng)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高人一等的驕傲心態(tài)?這種與眾不同的自我認同感,,和人人平等的價值觀念又如何協(xié)調(diào),?
我承認,,與眾不同的感覺確實容易催生自大的人格。不過,,人人平等也并不等于從眾,。與眾不同感應(yīng)該來源于對生命的真實感受:每個生命都是特殊的,都負有特殊的使命,。 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獨特性,。 用中國的話說,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下來就是要成就某種非凡的事業(yè)的,、是負有使命的。
我從小就告訴女兒:你是亞裔,,你比別人聰明,,不能用一般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你如果和一個美國人考一樣的分數(shù),,他能進哈佛,,你則連門也沒有。你必須比他優(yōu)秀許多,!我相信這樣的自我認同對她日后的發(fā)展有利。一般美國人要是知道我這么說,,肯定會罵我是亞裔優(yōu)越論的種族主義者,。其實我是非常堅決反對種族主義的人。我只是指出一個很簡單的事實:在美國,,亞裔確實優(yōu)異,,如果和別人在一個起跑線上競爭,就跑得太快了,。給他們設(shè)置些障礙,、多些挑戰(zhàn),并非不合理,。這是文化原因,,不是種族原因。到美國的中國人總體上是被挑選過的,,素質(zhì)比一般人口的素質(zhì)高得多,。 另外他們身在異國,注意吸收當?shù)匚幕膬?yōu)點,,對孩子所寄的希望較大,,投資較多,自然使子女比較優(yōu)異,。更重要的是,,當他們自認為自己優(yōu)異時,,就在自己的文化認同中形成了“正向心理循環(huán)”,因此變得更加優(yōu)異,。比如,,女兒夏天去中文學校上暑期班。這一暑期班的教育方法其實很差,,還是中國過去那一套僵化過時的教學,。但是,暑期班中的中國孩子就不一樣了,。女兒和他們接觸后回來告訴我們:中國孩子聰明,、學的東西多;相比之下,,她在美國學校的課程實在太簡單了,,美國的那些同學也太慢了。我則馬上提醒她:以后和你競爭的,,主要是那些暑期班的中國孩子,。你要以她們?yōu)闃藴省K约阂灿X得,,她是屬于前一個群體,,不是后一個群體。
自我認同 不追風
當女兒有了這種與眾不同的意識時,,許多事情就好辦了,。美國學校里從眾的風氣很盛,女兒則能夠靠優(yōu)越的自我認同與之保持距離,。比如一位朋友曾告訴我,,她的十一歲的女兒,剛開學就突然要求染頭發(fā),。 一問才知道:孩子同年級的一個女生,,一直是個不引人注目的女孩兒�,?墒情_學第一天,,不知道在哪里染了頭發(fā),一下子竟成了全年級最人氣的女孩兒,、風頭出盡,,并鬧得幾乎所有女孩子們都要模仿她的頭發(fā)。 這類事情,,我八歲的女兒其實也碰到過,。實際上,她認為,她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忙著呢,,自己的生活很充實、 很有意思,。大同學們都吃垃圾食品,、 喝大人的軟飲料,顯得酷,;女兒則說:那些美國的孩子吃得太不注意,、不明智,而且還裝大人,,很傻,,她不跟著這種風走。大家都玩電子游戲,,女兒又說:那些美國孩子對電子游戲上癮,、 不讀書、腦子不好使,,她屬于不同的人,,基本不跟著玩。 總之,,這種與眾不同的優(yōu)越感,,給她許多精神支持,使她能抵制同伴的壓力,、不盲目趕時髦,。 以后再長幾歲,面對吸毒,、抽煙、亂性等等壓力,,她更需要這種與眾不同的自我認同,。這種自我認同,是在從眾追風的大眾消費社會中保持健康的家庭傳統(tǒng)的關(guān)鍵,。
中國的環(huán)境當然與美國不同,。中國的家長在本土養(yǎng)孩子,也不可能有條件像我們這樣培養(yǎng)孩子作為“外國人”那種與眾不同的感覺,。但是,,如果你認為社會風氣不好、希望孩子能出污泥而不染的話,,從小就應(yīng)該在孩子心中培養(yǎng)特立獨行的自我意識,,讓孩子感受到對自己生命的獨特責任。 我這里講的只是原則。至于具體應(yīng)該怎么作,,就要看中國家長的創(chuàng)造力了,。(薛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