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剛過,,南京一中的吳曉茅校長意外地收到一份特殊的教學建議書,。這份建議書來自于該校一位澳州留學生伊娃,,來校學習才四天,,建議里一條條寫著如何教外國學生學習漢語的方法,。和伊娃一起來的,,還有另一位澳洲學生趙士,。專門負責接待留學生的黃侃老師在和他們朝夕相處了一段時間后,,連連感嘆:“他們太有主見太獨立了,!”
逛街砍價看《三國》
伊娃,、趙士今年都是17歲,一個上高二,一個上高三,,這次專門到一中來短期學習漢語和文化,,已經有點漢語底子。為了幫他們盡快融入環(huán)境,,一中開始把他們插班到高一年級學習,,但是兩位留學生發(fā)現(xiàn)中國的課程太難了,實在聽不懂,,于是學校為他們開起了小灶,。
“在這兒學習很好玩!”伊娃說,,自己最開心的事莫過于課余一個人跑出去逛逛,。“去了三趟夫子廟,,你看,,我頭上的假發(fā)就是在那兒買的,還了價,,很便宜的,!”伊娃得意地說,自己還經常到新街口逛,,看到滿意的東西就跟人砍價,。
在澳洲已經學習四年漢語的伊娃,對中國語言和歷史充滿了興趣,。她告訴記者,,自己剛到德基看了《赤壁》這部電影,有些情節(jié)弄不懂,,又跑到外文書店買了本《三國》,看了后感覺中國的語言太美了,。
周游各國不要父母出錢
兩位小留學生年齡不大,,卻都去過不少國家。伊娃告訴記者,,自己12歲時就一個人去新加坡,,這些年到過馬來西亞、印度,、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八個國家。“我爸媽覺得多出去了解各國的風土人情,,比什么都重要,。一般情況下,他們掏一半錢,,我自己出一半,。”伊娃說,,從小開始,,自己在家做家務就是有報酬的,比如喂雞喂狗,、擦桌做飯等,,父母都會把相應的報酬打到自己的銀行卡上。此外,,她還做一些兼職,,比如給人帶小孩,四五個小時就能賺50澳元,。
趙士更厲害,,周游各國的錢全部由自己埋單。他告訴記者,,自己10歲時就一個人到墨爾本旅游,,還迷過路,就這樣,,膽子也越來越大,。這次來中國,來回機票就要一萬元,,沒讓父母出一分錢,,全是自己在肯德基打工賺的錢。趙士去過南非,、新西蘭等四個國家,,基本上都是自己出的錢。
“中國的考試太多了”
“中國的考試太多了,,學生太苦了,!”來中國時間不長,兩位留學生已有如此感受,。
趙士還說,,感覺中國家長對學習看得太重了。而他的父母,,對他就是一個態(tài)度:做什么事不關心,,只要高興就好。伊娃說,她的父親經常教育她:盡力做好一切事,,讓周圍變得更美好,,學習固然重要,與人交往的能力更加重要,。
想到聯(lián)合國當翻譯
說到高中畢業(yè)后的打算,,兩位留學生顯得特別有主見。伊娃說,,自己可能直接上大學,,也可能先歇一年周游世界,再上大學,�,!拔矣腥齻夢想。一個是做醫(yī)生,,幫人解除病痛,。第二是到聯(lián)合國做翻譯。第三則是做個外交官,�,!彼f。
趙士的想法也有點特別:“我覺得上大學有些無聊,,我伯父的一個朋友在越南開公司,,我希望能到那個公司做生意。這樣既能賺到錢,,又能周游列國,。”
這段時間和留學生吃住在一起的黃侃老師,,對中外學生的差異經常由衷地發(fā)出感嘆,。她說,澳洲孩子如此獨立,、自主,、有參與意識,和他們所在的生活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息息相關,。而中國很多這么大的孩子還是家長抱在手里走,,值得反思,。(王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