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骨錚錚
“海歸派”由于在國外生活多年,,精通外文,,又熟悉歐美人的思想方法與處世方式,,在維護和爭取國家利權(quán)的交涉中,,自然也更有辦法,。其中,,最突出的當數(shù)周萬鵬,。
周萬鵬,,上海寶山人,。第三批赴美,,時年11歲。周萬鵬回國后入天津電報學堂學習電報工程,。民國年間,,他長期擔任上海電報局局長、上海電報傳習所監(jiān)督兼電料管理局局長,;還曾任贛,、皖、閩,、浙,、蘇等省電政監(jiān)督,交通部郵傳司司長兼電政總局局長和電政監(jiān)督,;先后主持寧漢,、滇黔、陜豫等電報線建設工程,,籌建廣州與上海電話局,,為中國電訊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特別在一些涉外談判中,,他為國家爭回了許多利權(quán),。1907年5月,主持中,、德,、英關(guān)于上海,、青島水線和膠濟鐵路轉(zhuǎn)報合同談判,力挫強權(quán),,寫上了“德國不再增設電線”的條款,,購回了塘沽至北京的電報線;1908年,,主持中日關(guān)于東三省和煙臺水線談判,,又達到了煙臺水線不再發(fā)商報與給價、收回東北電線等目的,。1909年和1914年,,先后取締了英商私設在上海惠中旅社的電臺和法國私設在顧家宅電臺,。為此,,蔡元培曾高度評價他:“導引電政,吾國之倡,。周旋樽俎,,折沖外攘。清廉峻潔,,不媚于上�,!�
第一代海歸派足跡遍上海
上海是近代中國最開放的城市,,也是第一代海歸派施展才華的舞臺。在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的50年中,,上海灘留下了他們或深或淺的足跡,。
電訊、鐵路,、海關(guān)等當時最新的技術(shù)部門和涉外機構(gòu),,多以這群海歸派為中堅。從1900-1923年的23年中,,上海電報局先后有局長(總辦)五人,,全部出自海歸派。
后為清華大學首任校長的唐國安,,1885-1907年一直任教于圣約翰大學,,期間還擔任了環(huán)球中國學生會會董,負責編輯過《南方報》,。調(diào)外務部不久,,1909年又與另一位同學劉玉麟作為中國代表來上海參加萬國禁煙會,為禁絕鴉片而努力,。
后任海軍司令和外交總長的蔡廷干,,在美時因頑皮而被美國老師認為不堪造就,,最后送到機器廠學藝,被稱為“好斗的唐人”,;曾因于甲午海戰(zhàn)中駕魚雷艇逃跑而成為頗有爭議的人物,。回國后曾長期兼任中外關(guān)稅稅則談判的全權(quán)代表,,在上海與各國談判,。
至于留美幼童中的翹楚人物唐紹儀,更與上海有著不解之緣,。在清末民初中國政壇大動蕩的時代里,,他曾兩度充當在上海舉行的南北和談的主角之一,不過,,第一次他代表的是北方,,第二次他代表的是南方。第一次當?shù)氖窃绖P的代表,。但他骨子里的民主傾向與一心獨裁的袁世凱不能相合,,3個月后便棄職來到了上海。寓滬期問,,他擔任著金星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參與發(fā)起成立中華職業(yè)教育社,也開始了與孫中山的合作,,實現(xiàn)了在政治上的轉(zhuǎn)折,。1917年南下護法,先后任職廣東護法軍政府財政總長和南方軍政府七總裁之一,,這便有了第二次以南方軍政府總代表身份,,來滬與北洋軍閥的北京政府展開談判。
摘自《當年那些人》華文出版社 2009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