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倫造紙振國粹 扶利古韻播文明
中新社肇慶五月四日電
作者:黃耀輝 焦亞邱
2003年深秋,,香港亞洲電視臺“星光伴我行”節(jié)目組慕名來到鄧村,,攝影師的鏡頭瞄準了“中國民間造紙第一村”,,美國的《國家地理雜志》也相繼報道了鄧村的民間古法造紙,。從此,,鄧村,,以承繼古人造紙法而聲名顯赫。扶利村便是鄧村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自然村,。
扶利村坐落在四會市鄧村圩鎮(zhèn)西南,,座南向北,村西緊靠青龍山,,村東對望白虎山,,“青龍”“白虎”相抱。
扶利村古法造紙業(yè)從明朝就開始發(fā)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
據(jù)清光緒《四會縣志》記載:會紙,鄧村鋪紙廠最多,,始創(chuàng)于嘉慶道光年間(一七九七年),。而今,扶利村制造的會紙主要用途是做冥紙,,并以其“開張,、足數(shù)、色好,、化灰”而盛名遠揚,,遠銷港澳和東南亞各地。
古法造紙大都以當?shù)禺a(chǎn)的竹子為原料,,經(jīng)過砍竹,、撻竹、浸泡,、碎竹,、舂竹、榨紙,、曬紙,、包裝等十一道工序完成。但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發(fā)展,,古作坊里已響起了隆隆的機鳴聲,,多個工序由機械操作完成。
扶利村人以造紙為副業(yè),,每家每戶有造紙作坊,,石灰浸泡池內(nèi)一捆捆的竹子時刻在散發(fā)著文明的原始味道。
古法造紙程序有備料,、浸竹,、榨紙,、松紙、曬紙,。在青磚,、麻石結(jié)構(gòu)的屋里,當?shù)厝嗽诘靥辽鲜樟罆窀傻摹凹垬恪�,,細心地捆成條,。地塘邊的小瓦房是作坊,屋里有堆成小山似的“紙捆”,。全村男女老少都是打造“會紙”的能手,,隨處都有三三兩兩村民聚在一起包裝會紙。
“蔡倫造紙振國粹,,扶利古韻播文明”,。據(jù)悉,一位馬來西亞僑商準備投資到扶利打造“尋訪造紙文明之旅”,,當?shù)卣仓铝⒎隼彘_拓成旅游景點,,奮發(fā)造就“中國民間造紙第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