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水滸”與小說《水滸傳》
2006年08月22日 09:07
編者按:《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小說名著之一,,清代曾被視為“誨盜”之作而屢遭禁毀,;“文革”中被說成是宣揚投降而遭到批判,。然而這部奇書不僅流傳了下來,,而且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水滸傳》的魅力何在,?宋江是英雄還是“欺世盜名”之徒,?
我們今天換個角度來讀“水滸”。所謂換一個角度,,就是把《水滸傳》的文本構成與成書過程相互參照,。因為《水滸傳》的成書過程比較復雜,在文本寫定之前,,已經(jīng)有史書,、雜史、筆記,、話本,、戲曲及傳聞對其故事作了種種不同的描述,,所以說《水滸傳》是由民間創(chuàng)作與文人加工共同完成的。如果將《水滸傳》與此前正史,、雜史,、筆記、話本,、戲曲中的有關記載進行比較,,辨明《水滸傳》對原有故事作了怎樣的取舍和加工改造,以及小說家為何要作這種加工改造等等,,對于理解小說的思想內(nèi)容必然具有重要作用,。
宋江故事的眾多版本及《水滸傳》中的宋江
《水滸傳》中的核心人物是宋江,歷史上也確有宋江其人,。將小說中的宋江與各種正史,、雜史、筆記,、話本等資料中的宋江作一比較,,可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變化,從這些變化最能看出小說寫定者的意圖,。南宋王偁的《東都事略》是較早記述有關宋江事跡的一部雜史,這些記載都非常簡略,,大概說宋徽宗宣和年間宋江等36人在江東,、河朔一帶揭竿而起,“官軍數(shù)萬無敢抗者”,,聲勢頗為浩大,。關于宋江等人的結局記述又很不一致,或說宋江就擒,,或說宋江投降,,或說宋江被招降后又去征討方臘。
宋江的故事很快就在民間流傳開來,,南宋有一位叫龔開的文人,,寫了《宋江三十六贊》,宋江排在第一位,,稱之為“呼保義”,。宋元時期說書藝人也講述宋江的故事,元代無名氏輯錄的《大宋宣和遺事》,,是我們今天能夠見到的,、最早的、比較系統(tǒng)地講述梁山好漢故事的一部書,,其中說到晁蓋因劫取生辰綱被官府捉拿,,宋江星夜報知晁蓋,。為答謝宋江,晁蓋讓劉唐拿一對金釵酬謝宋江,。宋江把金釵交給閻婆惜收藏,,但不慎被閻婆惜知道了金釵的來歷。后來宋江見閻婆惜和情人吳偉勾搭在一起,,怒不可遏,,操起一把刀,將兩人殺死,,投奔了梁山,。這時晁蓋已死,眾人推舉宋江做了首領,。后來接受朝廷招安,,平方臘有功,封為節(jié)度使,。
《水滸傳》成書之前有關宋江的故事大致如此,,但在《水滸傳》中卻發(fā)生了許多明顯的變化。首先,,宋江上梁山的道路比其他任何好漢上梁山都更為艱難,。當他聽到晁蓋劫取了生辰綱時,便認為是“犯了彌天大罪”,,對晁蓋等人落草為寇,,他既吃驚又害怕。其次,,他殺死閻婆惜,,不是情殺,而是因為閻婆惜口口聲聲要到公廳上相見,,他害怕犯下背叛朝廷的罪名,。第三,宋江寧肯擔驚受怕,,也拒絕落草為寇,。“大鬧清風寨”后,,宋江已無路可走了,,這才與眾好漢一起投奔梁山。但接到父親病故的消息后,,他撇下眾弟兄,,要回家奔喪。被官府捕獲,,刺配江州牢城,,路經(jīng)梁山泊,,晁蓋等人勸他留下,他認為這不是抬舉自己,,反而是“上逆天理,,下違父教”,是不忠不孝,。最后,,因在潯陽樓上題了反詩,被判了死刑,,梁山好漢劫法場將他救出,,這才被逼上了梁山。這一番改動,,顯然是要突出宋江的忠孝,。
關于宋江的結局,小說沒有選擇宋江被擒或投降等記載,,而是選擇了宋江接受招安,、平方臘,并在此基礎上作了重要改動,。一,,宋江不是被動接受招安,也不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接受招安,;而是在節(jié)節(jié)勝利,、大敗官軍的情況下主動爭取朝廷招安。二,,接受招安后,成為朝廷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是征遼,、平方臘的主力軍。三,,屢建奇功,,結果反被朝廷奸佞毒害而死。這些改動尤其是最終的悲劇結局,,寄予著深刻用意,。被朝廷視為盜賊的梁山好漢,在宋江的帶領下,,打出了“替天行道,,護國安民”的旗幟,一心要歸順朝廷,,為國效力,。在征遼,、平方臘的大小戰(zhàn)役中,實現(xiàn)了“護國安民”的心愿,。結果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封賞,,反而慘遭毒害,這不僅從客觀上否定了接受招安,,也不僅表現(xiàn)了忠奸之爭,,而且從本質上揭示了社會現(xiàn)實的殘酷。這種揭示體現(xiàn)了《水滸傳》對社會現(xiàn)實的清醒認識,,具有超越時空的普遍意義,。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