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友好訪華 大江健三郎:魯迅伴隨我的一生
9月15日,隨著CA925航班飛離北京,日本著名作家,、199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圓滿結束了對中國的第五次友好訪問,。
大江健三郎于1960年作為日本文學代表團中最年輕的作家第一次訪華時,受到了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也見到了中國社科院首任院長郭沫若以及巴金、老舍,、茅盾和趙樹理等著名作家,。1984年第二次訪華時,他受到胡耀邦同志的接見,。
9月12~13日,,大江健三郎在中國社科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李薇等陪同下參觀了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并與歷史學者座談。該館館長朱成山親自擔任講解,。大江健三郎在參觀過程中面色凝重,。隨后會見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姜根福和夏淑琴時,大江健三郎鞠了三個躬,,這是他第一次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南京大屠殺時,我只有兩歲,,現在我71歲了,。這一次,我對自己說,,一定要到南京來”,,“中國人在南京大屠殺之后的69年中,勇敢地去作證,,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大江健三郎表示,回國后他將把為期一周的訪問觀感發(fā)表在10月份的《朝日新聞》上,,“要告訴日本的年輕人”,。前不久,,大江健三郎就曾和知識界朋友群起聲討小泉參拜靖國神社。
作為邀請方,,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在9月10日組織了高規(guī)格的“大江文學專題研討會”,,葉渭渠、文潔若和黃寶生,、陳眾議,、陸建德、吳岳添,、許金龍,、王中忱等著名學者和知名作家莫言、閻連科等出席,。
莫言和大江是忘年之交,。大江早在1994年的一個講話中就提及莫言。大江9月9日上午在社科院做了題為《始自于絕望的希望》的演講,,9月9日下午在北京圖書大廈簽售《愁容童子》等3本新書,,9月11日的“大江文學專題研討會”,幾次活動莫言無一缺席,。
2002年,,大江第四次訪華時就曾專程探訪莫言的山東高密東北鄉(xiāng)老家,并與之深入對話,,這位同樣來自日本農村——四國島的作家認為自己和莫言有很多共同點:“如何將故鄉(xiāng)小小村莊里的想法,,離開家鄉(xiāng)以后的想法,以及當時的傷痕,,還有現在的自己擔負的行為造成的傷痕等這些作為現代文學寫出來”,,“我們現在想把自己的文學推向世界,這一點也非常相似”,。
此次訪問期間,,大江健三郎的三場公開演講《始自于絕望的希望》、《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和《魯迅——中國——我》,,主題全都和魯迅有關,因為他12歲就開始在母親的影響下閱讀魯迅作品并終身受益:“我作為一名步入老境的作家,,從少年時代開始,,六十多年來一直崇敬著一位中國的文學家,那就是思維最敏銳,、民族危機感最強烈的魯迅”,,“閱讀魯迅已經伴隨我的一生”。
除南京之行和“大江文學專題研討會”外,,大江還參加了“世界文學論壇·新名著主義叢書”發(fā)布會,。該叢書由中國社科院外文所與上海萬語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發(fā)起,,由大江和莫言聯袂策劃,口號是“我們需要一場告別上個世紀傳統經典的新名著閱讀運動”,。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