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非個別事件
中僑互助會家庭及青少年輔導服務部經理金佩玲說,,類似事件引發(fā)的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他們,。因類似情況經由兒童廳轉介到中僑接受輔導的華人父母,每年都會有40至50個,約占該服務部一年里給予系統(tǒng)輔導的案子總數的10%,。從該部們接觸的案例來看,,多數情況都不屬于父母蓄意虐待孩子,,而是愛子心切,、恨鐵不成鋼而引發(fā)的親子關系問題。而且,,一般人們都會想當然地認為,,發(fā)生這種事兒的都是新移民家庭,“其實不見得是這樣”,。
金佩玲介紹說,,類似情況在新老移民家庭都會發(fā)生,只是原因不同,。新移民多是因為對加國法律規(guī)定不了解,而老移民家庭出現這類事兒,,則是東西方傳統(tǒng)文化對立沖突的體現,。在老移民家里,孩子多年來受到全套西方式的教育,,有的更完全是在加國出生,,在本地成長,雖說長著一副“東方臉”,,但骨子里,,無論是思維方式、思想理念,,還是行為標準,,都已全盤西化,可是他們的父母,,亦即那些老移民,,仍信守著根深蒂固的東方價值觀和育兒教子方式,,當兩代人完全不同的理念發(fā)生激烈對撞時,就容易發(fā)生在西方人眼中看來是虐待與反抗的事件,。
兒童廳做法惹爭議
事件傳出后,,不少華裔民眾對李氏夫婦的遭遇表示了極大的同情,認為兒童廳在沒有完全調查清楚的情況下,,強行帶走孩子,,太不盡人情,做的過了頭,。
時事評論員區(qū)澤光指,,兒童廳的出發(fā)點是保護兒童,在事發(fā)現場,,涉事雙方往往爭執(zhí)不下,,到場工作人員不可能即時準確地判斷出誰是誰非,只可能本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原則,,設想有可能是李氏夫婦的過錯,而萬一這個設想成立,,那么他們的大女兒當然也就是潛在的有可能受到傷害的人,,因此,以萬全之計,,兒童廳工作人員在假設孩子處于危險之中的情況下,,先把孩子帶離,回頭再逐步了解詳情,,如果證實確屬誤會,,孩子父母沒有虐待孩子的傾向,再將孩子歸還,�,?傊瑲W澤光認為,,從大的方面說,,兒童廳是依規(guī)行事,以兒童的安全為首要考慮點,,這種保護兒童的立場,,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區(qū)澤光又指,,兒童廳具體操作方法,有值得檢討之處,。雖然兒童廳選擇兒童寄養(yǎng)家庭有一套程序條件等等,。但是目前由于寄養(yǎng)家庭不足,,供不應求,導致明確規(guī)定的程序,,執(zhí)行起來走了樣,,出現兩種情況,一是為覓得寄養(yǎng)家庭,,降低標準,;二是讓合乎資格的家庭同時照顧多個孩子,這樣就造成寄養(yǎng)水平降低,。
金佩玲亦說,,通常遇到這類案子,警方和兒童廳都是只要稍有懷疑,,就不由分說,,先把孩子帶走,以免不測,。問題是警方和兒童廳隨后需要多長時間做調查,,孩子何時才能回到親生父母身邊,誰也說不準,。一方面,,那些被誤會了的父母,他們會覺得很不公平,,很冤枉,;另一方面,孩子去到一個寄養(yǎng)家庭,,在突如其來,、完全陌生的新環(huán)境里不見得開心,會有不安全感,,出現焦慮,、孤僻等情緒,而且外人難以知道寄養(yǎng)家庭是否真心疼孩子,,那些年幼的孩子也不知怎么投訴和往哪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