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廬山文化
廬山,,千古文化名山,自古以來深受眾多文學家,、藝術(shù)家的青睞,并成為隱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動舞臺,,一躍成為舉世矚目的世界文化景觀,。
4年不到的時間里,我兩上廬山,。一是在色彩斑斕的晚秋,,告別長江三峽游的途中;二是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85周年生日前夕的萬木蔥蘢時刻,。廬山四季景色各異,,有“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之說,因而不同的季節(jié)去廬山,,有不同的感受,。
不過,我兩上廬山?jīng)]有把“匡廬奇秀甲天下”的自然風光放在心上,,而是專注于廬山的人文景觀,。廬山的文化源遠流長,自東晉以來,,詩人們歌詠廬山的詩詞歌賦有4000余首,。東晉詩人謝靈運的《登廬山絕頂望諸嶠》,、南朝詩人鮑照的《望石門》等,是中國最早的山水詩之一,。唐代詩人李白5次游歷廬山,,為廬山留下了14首詩歌,他的《望廬山瀑布》與廬山瀑布千古長流,。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流傳廣泛、影響深遠,,“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成為充滿辯證哲理的名句,。這里還有世界最早的高等學府白鹿洞書院,,它在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手中走上振興之路,,蔭及后世,。
據(jù)史料記載,第一位“南登廬山”的是西漢偉大的歷史學家,、文學家和旅行家司馬遷,。最早在廬山營建別墅的是東晉書圣王羲之,他的別墅也是廬山上第一座寺院———歸宗寺,。唐代大詩人李白不僅5次上廬山游覽,,而且還在五老峰下建筑了太白書堂,在此隱居,。宋代抗金英雄李綱和岳飛曾為廬山放歌賦詩,。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數(shù)次登廬山,寫下了不少有關(guān)廬山的紀實,。正如一位新加坡學者所評論的那樣:“如果說泰山的歷史景觀是帝王創(chuàng)造的,,廬山的歷史景觀則是文人創(chuàng)造的�,!�
“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毕鄠�,,在戰(zhàn)國周威烈王時期,匡俗攜兄弟7人寓隱廬山,,結(jié)廬修道,,后得道成仙。這個傳說,,便成為宗教活動在廬山之始,。東晉高僧慧遠在廬山西北麓北香爐峰下創(chuàng)造了東林寺,,為我國佛教凈土宗(又名蓮宗)發(fā)祥地�,;圻h始祖是精通儒,、釋、道三家奧旨的學者,,名揚四海,,至今日本東林教仍以廬山東林寺慧遠為始祖。廬山的佛教到了唐宋時期為最盛時期,,大小寺院多達數(shù)百所,。在這座云霧繚繞的靈山上,佛,、道兩教從互相爭雄走向攜手共勉,,以后又來了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等,,它們也都在廬山生根發(fā)芽,。
山水畫亦在廬山一展風流。東晉畫家顧愷之創(chuàng)作的《廬山圖》,,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第一幅獨立存在的山水畫,。從此,歷代丹青大師以廬山為載體,,以這一藝術(shù)形式對廬山賦予美感表述。
廬山最大的特色在于兼容和諧,。古人云:“山之骨在石,,山之趣在水,山之態(tài)在樹,,山之精神在峭,、在秀、在高,,有一于此,,方足著稱�,!倍鴱]山無一不有,,無一不佳。瀑布,、云海和絕壁為廬山“三絕”,,尤以瀑布聞名四海。氣勢磅礴的三疊泉,,落差155米,,巖石所阻,,分成三級,每級各具特色,,上級若飄雪拖練,,中級如碎石摧水,下級如玉龍走潭,。
至于云海,,廬山的云霧變幻莫測,說來就來,,說去就去,,時而如煙,時而如海,,時而如棉絮靜止不動,,忽而又似波濤翻騰洶涌。含鄱口,、五老峰是廬山觀云海,、看日出的好地方。
龍首巖是廬山絕壁的代表作,,此崖方廣數(shù)丈,、拔地凌空、如蒼龍昂首天外,。李白有詩云:“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本唧w所指已爭論了幾百年,,開先寺、簡寂觀,、九疊屏,、五老峰上都有一說,莫衷一是,。依我看,,三石梁就在五老峰的懸崖峭壁之間,沒有披荊斬棘,、架云梯,、搭天橋的智勇,是很難體會到唐朝詩人那樣的意境……
品讀廬山文化,,越讀越深,,越讀越透,越讀越愛,。(金華新聞網(wǎng)/李樟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