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暢談中日文化交流:“華流”將流行日本(圖)
2006年11月22日 09:12
11月17日,在日本首都東京,中國演員陳俊華在“中國文化節(jié)”開幕式上演唱,。當天中午,,“2006年中國文化節(jié)”開幕式在東京三得利音樂廳舉行,中國文化部部長孫家正,、中國駐日大使王毅,、日本皇室高圓宮妃殿下,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海部俊樹,、村山富市、羽田孜等2000多名日本各界友人及華僑華人代表參加了開幕式,。 新華社記者吳谷豐攝 |
華聲報東京消息:11月17日,,“2006中國文化節(jié)”在日本東京開幕。中國駐日本大使王毅在百忙中接受了記者專訪,,暢談文化交流在兩國關系中“潤物細無聲”般的影響力,。
千名中國藝術家到日本“下鄉(xiāng)”
據(jù)環(huán)球時報報道,關于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王毅大使說,,中日間的交往已逾兩千年之久,其中綿延不斷的是文化交流,。中國隋唐時期近300年里,,日本向中國派送了大批遣隋使和遣唐使。那段時間是日本學習借鑒中國文化的一個高潮,。比如日本家喻戶曉的高僧空海,,就是遣唐使之一,他后來成為日本真言宗的開山之祖,。
王毅大使回憶說,,他曾去過日本最西面的一個小島,那是空海法師學成歸來,,重新踏上日本國土的地方,。后人在那里為空海建了一座廟,廟里有一塊空海手書的石碑,,上刻四字:“虛往實歸”,。即空手而去,滿載而歸,。去時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年輕僧人,,回時終成一代宗師。這四個字不僅反映了空海高僧的真實心態(tài),,也是當時中日交流的生動寫照,。
無論世事如何變換,,中日之間的文化交往始終不曾間斷。中日邦交正�,;�,,中日文化交流不斷發(fā)展,其范圍之廣,、規(guī)模之大,、數(shù)量之多,在中國與其他國家交流中是少有的,。如今的中日文化交流傳統(tǒng)領域長盛不衰,,新興領域方興未艾。以往中日文化交流主要集中在文物,、書法和傳統(tǒng)戲劇方面,。近些年,拓寬到商業(yè)展演,、音樂影視和動漫游戲等,。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每年赴日演出的大中型文藝團體在80—100個左右,;舉辦大型文物展覽10—20個,。還有旅居日本的1000余位中國藝術家,他們活躍在每個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中國文化在日本可以說是月月有展出,,周周有演出,日日有交流,,對增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是加強兩國人民友好的重要紐帶。
堅信日本將流行“華流”
關于文化交流對中日關系的影響和作用,,王毅大使說,,在中日雙方共同努力下,通過安倍首相訪華,,兩國就克服影響雙邊關系的政治障礙達成一致,,同時也就兩國關系今后的發(fā)展方向形成了重要共識。這就是恪守中日聯(lián)合聲明等三個政治文件的原則,,堅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構筑基于共同戰(zhàn)略利益的互惠關系,,實現(xiàn)胡錦濤總書記所強調的“和平共處,、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fā)展”的大目標,。實現(xiàn)這個目標,,需要政治和經(jīng)濟兩個車輪同時強有力運轉,但推動這兩個車輪的是兩國人民,。文化交流有助于把兩國人民的情感連在一起,,把兩國人民的力量聚在一處。
對于文化交流的力量,,王毅大使舉了一個例子。他剛到任日本,,就感受到了“韓流”的威力,。一部《冬日戀歌》電視劇竟能改變日本民眾對韓國的認識。其實,,就文化領域而言,,中日之間的交流要比任何國家都具備更堅實的基礎、更有利的條件,、更持久的需求和更廣泛的參與,。“我們完全有能力,、有條件,,打造出一批能夠使國外受眾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滿足國外民眾急需了解中國的愿望,。韓國可以成功地在中日掀起‘韓流’,,我相信我們也一定能在日本,在亞洲以至在世界范圍掀起‘華流’,�,!�
日本文化值得借鑒
王毅大使認為,任何國家,、民族抑或文明之間,,都可以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中國文化曾給日本帶來重大影響,。中國文化的更新發(fā)展,還將繼續(xù)對日本產(chǎn)生影響,。同時,,日本文化也值得中國參考借鑒。王毅大使告訴記者,,他曾參觀過日本的佛教名山——高野山,。山上一些著名寺院感覺似曾相識,但又與中國寺院不盡相同,。當?shù)亻L老介紹說,,山上有幾百所寺院,,都忠實地保留了1200年前從中國唐朝帶回來的宗教文化。無論是建筑樣式,、內部設置,,還是佛教禮儀及僧人的行為舉止,至今嚴格遵循千年前的成規(guī),。漫步高野山,,仿佛回到中國唐朝。足見日本人珍惜引進的文化,,重視對文化的保存,。文化的價值就在于其生命力長久。單純追逐時尚并不可取,,我們的文化需要改革更新,,與時俱進,但應是在保存歷史精華與傳統(tǒng)的基礎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