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華僑事務受理大廳“搭橋”助華僑落戶
中新社上海8月9日電 題:上海華僑事務受理大廳“搭橋”助華僑落戶
中新社記者 許婧
在日本定居23年的張先生8日一早來到上海市華僑事務受理大廳,,遞交了在滬落戶申請材料,,52個工作日后,,他將得到回復,。
此前,,已有368名與張先生一樣的華僑通過這樣的申請,,成為“新上海人”。幫他們完成心愿的正是華僑事務受理大廳,,它是上海市僑辦根據國務院僑辦印發(fā)的《華僑回國定居辦理工作規(guī)定》,,與上海市公安部門進行合作的產物。
自言“年紀大了想回上海生活”的張先生,,向記者描述了受理大廳的便捷,,一旁見證了受理大廳從籌備到運轉,、供職于上海市僑辦國內處的曹寧說,目前上?;貒ň由暾埲似毡槟挲g較大,,50歲以上的近六成,僑辦希望能搭建橋梁和平臺,,盡可能滿足他們落葉歸根的愿望,。
審批嚴、時間差,、落戶難,,卻一直是華僑回國定居路上的最大難題。
今年2月,,一位申請人因在遞交申請材料后離境,,公關部門在落戶審核時無法聯(lián)系到他,按照規(guī)定申請材料不能通過,。僑辦的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后,,主動聯(lián)系申請人及他的親屬,該申請人及時來到受理大廳,,簽署書面承諾書配合公安部門審核,,這才拿到“心心念念”的遷滬落戶確認單。
然而,,這張公安部門給出的遷滬落戶確認單,,時效是60天,“與僑辦受理憑證上審核通過后3個月內辦理戶籍的規(guī)定有沖突”,,曹寧說,,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后,立即與公安部門聯(lián)系,,其后“以僑務部門規(guī)定的時間為準”,,申請者這才沒有因為“時間差”而與落戶失之交臂。在日常受理審批過程中,,這樣的例子并不罕見,。
進入新世紀以來,回國華僑很多,,受理大廳近年來平均每年受理的申請約500個,,高峰期甚至達到一兩千個,申請人需要提交申請表,、國外定居證明材料,、在滬落戶申請材料三大類材料,符合標準的可以落戶,,另一些如居住條件沒有落實等不符合條件的,,工作人員在受理材料時也會直接告知,。
上海市僑辦副主任陳文佳介紹說,上海市僑辦2012年便著手調研,,經過12次推進會和多次座談會,,主要承擔受理華僑回國定居業(yè)務、僑務政策咨詢,、身份確認或證明等的上海市華僑事務受理大廳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啟用,,建設了華僑回國定居審批信息系統(tǒng)。一年來,,已經接待僑界人士咨詢4000多人次,,電話咨詢4000多人次,接受華僑回國定居申請483個,,審批368人,,發(fā)放《華僑回國定居證》340個,受理其他僑務出證申請120個,。
2013年9月,,華僑港澳同胞子女來滬就讀、照顧生育和華僑來滬行醫(yī)等三項服務也由受理大廳受理,,就在今年7月底,,上海市僑辦依法申請信息公開的受理工作也歸于此。
“華僑事務受理大廳不是局限在華僑回國定居辦理,,我們要盡量拓展它服務的內涵和范圍,,要將受理大廳打造成上海為僑服務的大平臺?!标愇募颜f,。(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