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華僑華人:別井離鄉(xiāng)過番去 魂牽夢縈尋根來
舊時,,廣東人稱往東南亞地區(qū)叫“下南洋”,,出國則統(tǒng)稱為“過番”,。他們沿著一條現(xiàn)在被稱作“海上絲綢之路”的海上交通要道,或貿易,、或謀生、或移民,,由近及遠,,由區(qū)域而世界,。據(jù)統(tǒng)計,目前廣東籍海外華人華僑約有3000萬,,分布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他們中有人衣錦還鄉(xiāng),也有人再無歸期,。如今,,每年都有不少華人華僑越過重洋,回到自己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海上絲綢之路,,既是一條向外開拓之路,也是回鄉(xiāng)尋根之路,。
今年60歲的羅潤祥,,是一位新加坡華人。他騎著自行車從新加坡出發(fā),,選擇了自己的祖籍地——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橫乾村作為最終目的地,,用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進行了尋根問祖之旅。
六旬華人騎行回鄉(xiāng)探親
汕頭市澄海區(qū)東里鎮(zhèn),,樟林古港的石碑就立在324國道旁,。依著當?shù)厝说闹敢浾咴谑晕髡业搅四菞l流淌向南的水道,。水面不寬,,10米不到。岸邊,,老舊的民居密集簇擁,。古港地處韓江入海口的河海交匯處,,既是對外貿易口岸,,也是移民的口岸。這里是當年廣東紅頭船的出?;?。
明清時期廣東人下南洋所乘坐的交通工具是木制帆船,因其船頭都被漆成紅色,,故被稱為紅頭船,。如今,紅頭船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轉而成為海內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象征,。每年,都有不少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搭乘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回到廣東尋根問祖,。
年過花甲的羅潤祥選擇特別“腳踏實地”的方式,游歷故鄉(xiāng)的風光,。
羅潤祥今年60歲,,父親是客家人。父親1949年前就從梅州大埔跨洋到新加坡謀生,,隨后在新加坡成家立業(yè),。多年前為鍛煉身體,羅潤祥愛上了騎行,。2010年退休后,,羅潤祥萌生了長途騎行的念頭。19年前第一次回大埔時,,這里的景色,、美食讓他倍感親切。他最終選擇了和新加坡相隔多個國家,、距離4000多公里的故鄉(xiāng)作為騎行目的地,。
經(jīng)過5年的準備,去年11月27日,,羅潤祥出發(fā)了,。從新加坡到馬來西亞、泰國,,羅潤祥的騎行都很順利,,但是途經(jīng)老撾時,自行車出現(xiàn)嚴重的故障,,需要送回原廠修理,。最后,他只能從老撾乘機飛往昆明再飛往深圳,?!拔茨苋舔T行,這成為了我此次騎行最大的遺憾,?!?/p>
今年1月27日,羅潤祥從深圳出發(fā)再次騎上了自行車,。第一天,,就遇到氣溫大幅下降?!澳翘熳畹蜌鉁?℃,,更要命的是,,下起了冰雨,?!绷_潤祥回憶,當時又正值春運,,多重因素疊加,,給他的騎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白畛醯膸滋?,每天都筋疲力盡,我第一次有了想要放棄的念頭,?!绷_潤祥說,但“盡快回到家鄉(xiāng)見到家鄉(xiāng)的親人”的想法讓他最終堅持了下來,。
“沿途我遇到了從深圳騎自行車回梅州的年輕人,,還遇到了從深圳到江西的摩托車返鄉(xiāng)隊伍?!绷_潤祥說,,一路上他和同行的人們相互打氣,感覺很親切,。
歷經(jīng)9天的廣東省內騎行,,羅潤祥終于在春節(jié)前夕抵達橫乾村。
再美風景不如回家的路
梅州僑聯(lián)副主席鄧銳在其著作《梅州華僑華人史》中總結過當?shù)厝A僑移民的路徑:“梅州華僑從梅江到達汕頭后,,再由汕頭海港乘木船,、舢板、帆船等交通工具,,隨風漂流到哪里就到哪里上岸,,定居謀生?!?/p>
梅州松口古鎮(zhèn),,當年繁華而喧囂的火船碼頭已少人問津,只是靜靜地注視著梅江,。當?shù)乩先讼蛴浾呓榻B,,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印尼華僑廖訪珠出資在此建起唯一能停泊“火船”的碼頭,。最興盛的時候,,每天有300多條火船停泊,有6000多人從此進出,。2013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古鎮(zhèn)建立了中國唯一的移民紀念廣場,。
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落葉歸根是一個難以割舍的情結,。沿著來時的路返回,,也是千千萬萬海外華人華僑畢生的信念。
終于回到家鄉(xiāng)大埔,,羅潤祥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jié),,盡管他在新加坡每年也會過春節(jié),風俗習慣和家鄉(xiāng)基本一樣,,但這次是他第一次在家鄉(xiāng)和親人一起過,。
在新加坡,春節(jié)時四馬路觀音堂人潮洶涌,,那是一座香火特別旺盛的華人廟宇,,故鄉(xiāng)的風俗信仰在海外得到留存。而在廟里燃燒的神香,,正來自新會小岡,。起源于明代的小岡香,如今已遠銷美國,、加拿大,、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小岡香”的說法一直流傳至今。
羅潤祥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和地道的客家話,,也諳熟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以及歷史,。這與羅潤祥的家庭教育有關,“我父親平時在家和我們說客家話,,并且堅持讓我從小接受華人教育,,在教育上我們不能忘根?!绷_潤祥說,。
與羅潤祥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在最初策劃長途騎行時,,回廣東老家只是他數(shù)個路線方案中的一個,。“其實剛開始我比較傾向騎行歐洲那條路線,,因為歐洲國家沿途風景很美,。但比起歐洲的風景,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于我而言更有深層次的吸引力,?!绷_潤祥說,,世上再美風景又怎能比得上回家的路?
然而,,并非每個漂泊的人都能飛鳥返鄉(xiāng),。
在江門新會,記者在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金牛山華僑義冢,。往年荒草覆蓋的義冢經(jīng)過2013年的一次修繕已經(jīng)換了面貌,成為一座整潔的墓園,。這里埋葬了1508位上世紀40年代從海外運回的華僑骸骨。大多數(shù)從海外運回的遺骸都會被家屬領走落葬,,沒有被領走的只能由慈善機構擇地集中安葬,。
從旅游中尋找文化認同感
羅潤祥的老家橫乾村現(xiàn)有500多戶1800多人,早年為了生計,,村子里不少人紛紛漂洋過海到東南亞國家打工,,“以前逢年過節(jié),會有很多華人華僑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返鄉(xiāng),。”橫乾村委書記羅善清說,,像羅潤祥這般千里迢迢回來探親的很少,,尤其是騎自行車回來,很難得,。事情傳出了后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我們都希望這些華人華僑的后裔能多回來家鄉(xiāng)走走”。
越來越多的海外年輕華人華僑想要回到廣東看一看,。
有著“廣東第一巷”之稱的南雄珠璣古巷是中國三大著名尋根地之一,,被當今數(shù)千萬廣府人及海外華僑視為發(fā)祥地和祖居地。在珠璣巷的第二座古門樓上,,就有石刻“珠璣古巷吾家故鄉(xiāng)”等字樣,。南雄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肖興麟告訴記者,,近年來每年到珠璣巷尋根問祖,、旅游觀光的游客達10萬之眾,且呈逐年增多之勢,。海外的廣府人后裔則對珠璣巷一往情深,,把這里作為故土的象征。
作為新加坡?lián)碛?57年歷史的宗鄉(xiāng)組織之一,,茶陽大埔會館是連接新加坡和大埔的紐帶,。在它組織下,,每年假期都會有新加坡的教師帶著中小學生,30到40人一隊,,回鄉(xiāng)進行“田野體驗”,,和大埔的中小學生們交流,走訪李光耀祖居等地,,讓這些出生在新加坡的客家青年“了解和體驗客家文化,,尋找自己的根”。
今年11月14日,,35名馬來西亞年輕華人駕駛著越野車來到深圳,,他們要用自駕的方式,從深圳出發(fā),,一路經(jīng)廣東梅州,、中山,云南騰沖以及緬甸,、泰國,,最后回到馬來西亞吉隆坡,重走先輩們當年走過的路,,開啟文化尋根之旅,。馬來西亞雪隆嘉應會館會長鄒壽漢告訴記者,此行是為了響應中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帶領馬來西亞華人青年企業(yè)家走進中國,,同時增進中馬兩國的民間交流。
為謀生,,他們下南洋,,闖世界。他們中有人衣錦還鄉(xiāng),,也有人再無歸期,。海上絲綢之路,既是一條華僑華人向外開拓之路,,也是回鄉(xiāng)尋根之路,。而散落在廣東全省各處的宗祠、廟宇,、紀念地,,也在百年歷程中,從光鮮到斑駁,,見證著他們從出走到歸來的奮斗史,、回家路。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開發(fā)項目組組長黃偉宗認為,,東盟國家跟廣東有悠久的歷史聯(lián)系,,彼此在文化上有認同感。要從新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高度,,將景點的文化內涵挖掘和梳理出來,,尤其是不少景點有海外的歷史和人緣關系,可以將其整合成旅游線路,,推動海絲文化走出國門,,共建新時期海上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