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華人高考屢獲佳績 未來發(fā)展需多元
據澳大利亞當地媒體報道,,20日晚新州4.4萬名高考生陸續(xù)收到錄取通知書,,其中華人學生表現亮眼,徐維多利亞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同時獲得此前申請的新州大學兩大王牌專業(yè)提供的獎學金,。
華人再登狀元榜
據悉,,新州高考狀元榜年年有華人身影,在剛剛過去的考試中,,該市有20名左右來自中國或具有華人背景的學生成為各科狀元,,甚至于雙料狀元,奪冠比例近20%,,數量超過前年,。
除了量上的增長,此次華人狀元獲獎科目范圍也有明顯變化,,從數學,、物理、化學等傳統(tǒng)強勢科目延伸至語言,、音樂等更為廣泛的領域,。據了解,華人女生徐婉洪獲得日語雙科狀元,,郭丹尼爾憑借在音樂方面的才能包攬了音樂拓展和音樂2的頭名,,還有學生打破以往戲劇科目鮮見華人的局面,拔得該科頭籌,。
“澳大利亞有華人的地方不乏成績出眾的華人學生,。”在悉尼從事教育職業(yè)的華人胡雯婧在接受本報采訪時稱,,華人學生的表現普遍比澳本土學生優(yōu)異,,當地人也覺得華人很會讀書,,尤其是數學。
內外因缺一不可
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澳大利亞華人學生能夠在考試中屢獲佳績,關鍵在于學生平時的積累與下功夫,。有調查研究表明,,亞裔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好于白人學生,原因是他們更勤奮,。
不可否認的是,,相比于外族學生,華人學生受家長影響更大,。傳統(tǒng)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觀念促使澳華人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多表現為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幫助孩子提高成績,、豐富技能等。
華人家長劉曉葒的孩子是澳維州當年高考全科狀元,,她受訪時說:“華人家長給予孩子的陪伴與監(jiān)管補充了當地中學教育的不足之處,,對于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十分重要?!?/p>
胡雯婧說:“當地的華人家長會在周末給孩子安排補習班或樂器,、舞蹈興趣班。在定期的華人家庭聚會上,,大人們的話題也都是圍繞著孩子在轉,。”
除了態(tài)度重視,,在物質方面華人家長也甘愿付出,。劉曉葒稱,當地很多有經濟實力的華人家庭會選擇把孩子送去教育質量和資源優(yōu)越的私立學校去學習,。
有專家指出,,澳大利亞教育和文化兼具多元性與包容性,這種氛圍促使當地華人家庭逐漸吸納西方元素,,在教育模式上也做出了有益創(chuàng)新,。
未來發(fā)展需多元
學習與教育是長久事業(yè),對澳華人學生和家長來說,,未來會面臨許多需要慎重選擇的時刻,,為此,華人學生的發(fā)展要多元,,華人家長的眼光也要長遠,。
據《悉尼晨鋒報》報道,目前工程學、商科和自然科學專業(yè)仍是最炙手可熱的專業(yè),,學生們紛紛以獲得上述專業(yè)錄取通知書為榮,,因為在名牌學校的王牌專業(yè)畢業(yè),就相當于有了工作保障,。
在此趨勢下,,華人學生如何選擇專業(yè)或發(fā)展方向,則顯得尤為重要,。徐維多利亞二者擇其一,,最終確定電機工程學專業(yè),并非心血來潮,,她曾表示,,“當我在11年級和12年級的時候,我就開始思考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了,,逐漸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以適應這個專業(yè)的未來發(fā)展?!?/p>
華人家長培養(yǎng)孩子則要更具包容性,,目光盡可能不局限在成績和證書上。劉曉葒表示,,“除了樂器,、舞蹈等技能,華人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多多參加體育運動等,,定期帶孩子去游泳,、參加公益活動等?!?/p>
除此之外,,隨著當地亞裔學生人數和比例的增加,競爭日趨激烈,,如何獲取優(yōu)質教育資源成為家長關心的問題,,“對于華人家長來說,華人‘爭’不過華人,,‘爭’不過其他亞裔是最困惑的,。”劉曉葒說,。(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