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林的“藍色能源”夢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 題:王中林的“藍色能源”夢
作者 孫翔
深灰色西裝,,藍白相間條紋領帶,,黑框眼鏡。
北京市“京華獎”獲得者王中林心里藏著一個“藍色能源”夢,“這是我個人的小夢,,也是中國夢的一部分”,?!熬┤A獎”是北京市授予海外僑界人士的最高榮譽,。
“利用海水發(fā)電,晝夜不停,、不占陸地面積,、不受天氣影響。這是真正的清潔能源,,我叫它‘藍色能源’”,。王中林的“小”發(fā)明——“摩擦納米發(fā)電機(TENG)”突破了傳統(tǒng)發(fā)電在低頻率下功率輸出極低的局限,有望破解海水勢能采集的難題。
王中林向中新社記者解釋,,在幅面一平方公里的海水面上,,每隔10厘米放置一臺球形納米發(fā)電機,然后連成三維網,,理論上可持續(xù)發(fā)出近100萬瓦電,,點亮10萬盞電燈。按照全球3.62億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積估算,,藍色能源的潛力不言而喻,,“1%的海平面,就夠全世界用”,。
王中林的信心源于堅實的科研實力,。1983年留學美國后從事納米研究,王中林陸續(xù)收獲美國顯微鏡學會巴頓獎章,、美國化學學會S.T.L獎金,、美國陶瓷學會普帝(Purdy)獎及埃瓦德奧頓紀念獎(Edward Orton Memorial)獎、美國材料學會獎章(MRS Medal),、美國物理學會詹姆斯馬克顧瓦迪(James C.McGroddy)新材料獎,,是世界少有的能集齊美國五大學會共同贊賞的學者,。
“如果我想要成就一番事業(yè),,那我肯定要回到中國來”。1992年開始與國內合作,,王中林2004年起擔任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海外主任,,2012年組建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tǒng)研究所并擔任所長,組建起自己的納米研究“先鋒隊”,。
納米發(fā)電機是王中林及其團隊的得意之作,。作為世界上首次在納米尺度上實現(xiàn)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它能夠利用一切“輕柔的力量”,。其核心的“摩擦發(fā)電效應”,,是百年來電磁感應發(fā)電機后機械能發(fā)電的新方式?!拔覀冊趺催@么幸運?。」爬系哪Σ疗痣娋谷灰部梢园l(fā)電,?!蓖踔辛纸榻B時仍難掩喜悅之情。
不止步于新發(fā)現(xiàn),,王中林堅持“研究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樹立百年研究品牌”。2011年發(fā)明摩擦納米發(fā)電機,,“納米薄膜接觸時產生靜電,,靜電荷產生的電場能驅動電子流動,使得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現(xiàn)在摩擦納米發(fā)電機的轉化效率可達50%,;2014年首次提出摩擦電子學的概念,并提出藍色能源的概念,;2015年實驗證實了他2008年理論上提出的壓電光子學效應的存在,。
對普通人而言,納米發(fā)電機不是一個遙遠的科學名詞,,它還意味著某種科幻小說般的未來生活:若它投入應用,,類似于人們步行、心跳,、脈動的微能量能夠用來為微型醫(yī)療設備,、可穿戴電子產品供電,實現(xiàn)“自驅動”,。以此為代表的自供電電化學和自充電電源系統(tǒng)未來將在海水淡化,、空氣和水污染治理等諸多領域改變人們的生活。
“材料不限,、應用場所不限,、應用領域不限。相信對人們的生活,、健康,,在能源、安全,、環(huán)境領域都能作出相應的貢獻”,,王中林對納米發(fā)電機的應用很有自信,“對人類科學的貢獻,,要能寫到書本里,,也要放到老百姓的貨架上”。
這句話最好的注腳,,是王中林及其科研團隊的成果落地步伐,。已經研發(fā)成功,即將投入量產的無臭氧產生的空氣凈化機,;利用汽車排氣口動能,、除塵率可達98%以上的尾氣過濾裝置;可監(jiān)測老人和兒童位置信息的智能鞋,,都將走入人們生活,。
雖然55歲了,,但王中林覺得這是自己的黃金時代。而最重要的是祖國需要,,“為國家做事情,、回國做事情是我們的職責,是我們應該做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