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卑詩老婦為華人歷史正名:華裔不是外人
中國僑網4月26日電 據(jù)加拿大《星島日報》報道,,“如果沒有華人來做工,卑詩省或已經加入美國,,不是今天加拿大的一部分,。”居住在加拿大卑詩省菲沙河(Fraser River)河口的賀普(Kathy Hope),,打算給記者上一堂“歷史課”,。
“當年加拿大首任總理麥當勞(John A. Macdonald)把建筑太平洋鐵路的合約批予發(fā)展商,合約最終落到美國鐵路建筑商人翁德丹克(Andrew Onderdonk)手上,。由于卑詩本地缺乏勞工,,白人又不愿做一些太危險和艱難的工作,翁德丹克以他在美國從事筑鐵路多年的經驗知道,,華工都是刻苦耐勞的,,美國西岸興建鐵路也多靠華工完成,所以他向麥當勞表明,,沒有華人就沒有鐵路,。當時屬英國殖民地的卑詩,在同意加入加拿大聯(lián)邦(Canadian Confederation)時,,其中一項條件就要求當局興建加拿大太平洋鐵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CPR),所以說沒有華人就沒有鐵路,,沒有了這條鐵路,,卑詩恐怕不會成為加拿大一部分?!?/p>
加拿大《星島日報》記者24日專程到卑詩低陸平原阿波斯福(Abbotsford)市采訪,,賀普懷里抱著大堆的歷史資料,一開口就是卑詩建省史,,像極了一位歷史學教授,,不過賀普解釋道,她十分熟悉卑詩歷史,,主要原因是有關注原住民和華人的一顆心,。
“越了解歷史,我就越愛華人!”
賀普自我介紹說,,她生于卑詩二埠(New Westminster),,后遷到溫哥華西端,成長于白人家庭和白人社群里,,爸爸在溫市中心丹曼街(Denman St,。)開了該路段歷史上的第二間餐館。
賀普透露,,自小喜歡旅游,,在游歷過程中涉獵很多關于原住民的歷史和事物,漸漸發(fā)覺到自己雖身為白人,,也對白人在卑詩對原住民造成的傷害感到慚愧,。
可是她沒有停在羞愧或者逃避歷史錯誤的盲點上,而是更用心地了解原住民,,進而愛上原住民文化和生活方式,,后來更嫁給原住民艾華特(Evert Hope),成為菲沙河口耶魯原住民部族(Yale Band)一分子,。
在賀普用心鉆研卑詩原住民的歷史時,,發(fā)覺原來本地原住民跟華人很有淵源,都是卑詩早期建立時的重要動力,。
賀普說:“原住民一直以此為家,,而華人在卑詩省還未成立以前就已經是本地經濟動力之一,只可惜這些歷史總被忽略,,官方版本只強調白人開發(fā)加西省份,,把原住民和華人的貢獻放在次等位置。這令我感到不公平之余,,更激發(fā)我去研究華人在本地的歷史,,努力還原歷史真貌?!?/p>
處理社會問題 不應把華裔當外人
賀普表示,,她在多年研究本地華人史過程中,收集了極多史料和文物,,包括在不同內陸城鎮(zhèn)籌集到的古舊華人雜貨鋪招牌,,存放家里。她目前在家族位于賀普鎮(zhèn)(Hope)經營雜貨店和旅行車營地(RV Park)旁建一小亭,,放置了大展板,,展示本地華人史料。賀普興致勃勃地談論心愛收藏品,,并且激動地說:“越了解歷史,,我就越愛華人,!”
對于近年卑詩省府就歷史上歧視華人政策道歉,,并在省內5個華人歷史遺址附近豎立紀念牌,,賀普對此不以為然:“真正重點不在于表面工夫,而在于是否把華人當作本地人,?!?/p>
賀普進一步解釋說:“就好像近年房價飆升,社會人士往往把問題歸咎華裔,,這種心態(tài)是仍然把華裔視為外人。有海外資金是一回事,,但不應把華人當外人來處理問題,,且動輒怪罪整個華人社群?!睂v史脈絡了解之重要,,從賀普這一席話中,或可得到深切體會,。
多年來致力搜集史料和文物,,所費不菲,賀普曾有過向政府申請資助的念頭,,但很快發(fā)現(xiàn)太多繁文縟節(jié),,令她無法真正專心把歷史還原。她說,,自己成立了菲沙峽谷-埃默里溪更新會(Fraser Canyon-Emory Creek Revival Society),,該會成立之初,耶魯原住民部族捐出1萬加元支持,,此后所有開支都由賀普夫婦掏腰包,。
在旅行車營地開發(fā)中式花園
賀普近年更著手在賀普鎮(zhèn)旅行車營地里,開發(fā)出一個中式花園,,讓游人不僅從展板資料了解本地華人史,,更可以走在花園里感受中國文化氣息與本土環(huán)境的融合。只是賀普年事已高,,近年眼力變差,,花園只劃出土地未動工。她堅持道:“我一定會盡力,,把中式花園建成,?!保伍L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