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國會多元化表現(xiàn)欠佳 亞裔代表嚴(yán)重不足
中國僑網(wǎng)12月8日電 據(jù)澳大利亞《星島日報》報道,,如果把國會視為一個小區(qū),,那么澳大利亞這個小區(qū)人口的特點就是“老人”“白人”“男人”眾多。盡管總理聲稱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多元化社會,,國會卻是最不多元化的地方,。
如果從多元化角度來觀察,雖然這個國家的亞裔人口逐涉增加,,但他們在國會的代表長期嚴(yán)重不成比例,。大多數(shù)政客是澳大利亞出生的英裔和歐裔人士。
全體國會議員中,,僅40%是父母至少有一方在海外出生,,相比之下有53%的澳大利亞人在海外出生或父母至少有一方在海外出生。
澳大利亞現(xiàn)在有150萬華人和印度人,,但僅黃英賢和古登格(Ian Goodenough)的父母中有一方是在亞洲出生,。兩人均有馬來西亞華人血統(tǒng)。黃英賢在馬來西亞出生,,母親是澳大利亞白人,,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古登格有英裔,、葡裔和馬來西亞華人血統(tǒng),,出生在新加坡,其父系在英國是“名門”,,出過圣公會主教和海軍上將,。此外,辛莉莎(Lisa Singh)則是斐濟印裔后代,。
盡管華人和印度人占澳大利亞人口的3%,,但自帕爾默聯(lián)合黨(Palmer United Party)的王振亞在2016年離開參議院后,現(xiàn)在國會沒有任何議員的父母是在中國或印度出生,。中東裔情況比亞裔稍好,,但代表性亦不成比率。國會議員的中東裔人口為1.4%,,父母有一方在中東出生的議員約為0.8%,。
一項研究顯示,95%的國會議員來自盎格魯-凱爾特-歐洲背景,。類似情況亦出現(xiàn)在澳洲200家最大上市公司總裁和高級公務(wù)員,、大學(xué)校長和院長中。(南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