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及幸存者后人清明家祭 傳承記憶
中新網(wǎng)南京4月5日電 (記者 朱曉穎)“葛道榮之子葛鳳瑾”“夏淑琴后人夏媛”……5日清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后代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后代傳承記憶行動”卷軸上悉數(shù)落筆簽名,,以表達參與到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行動中來。不一會,,卷軸上簽名密密麻麻,。
又是一年清明時。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遇難者名單墻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2019年清明祭儀式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后代傳承記憶行動啟動儀式”在這里舉行,。遠道而來的日本友人胸前別著象征和平的紫金草花朵,一同參加了儀式,。
白發(fā)蒼蒼的幸存者老人,,帶著家族幾代人來到這里。他們在南京大屠殺中死難親人的名字,就刻在遇難者名單墻上,。墻上高懸著青松葉,、黃白菊花圍繞的“奠”字,。老人們在攙扶下,,和家人一起依次緩步上前,獻花,、鞠躬,、哀思。
“親人遇害82年了,,也讓我們痛苦懷念了82年,。”92歲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葛道榮在儀式上說,,“我要把我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子子孫孫,,告訴更多的人。”在南京大屠殺浩劫中,,老人的叔父,、舅父慘遭日軍殺害。
葛鳳瑾告訴記者,,父親年事已高,,但仍思路明朗、表達清晰,。利用晚年空閑時間,,父親整理了十多萬字的回憶錄,留作資料,。
面對當日參加清明祭儀式的來賓,,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阮定東后代阮杰發(fā)出倡議:把先輩們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歷史記憶接力傳承下去,讓子孫后代,、讓更多的人真切地了解記住這段歷史,。
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xié)會會長張連紅在受訪時表示,銘記是最好的紀念,。隨著時光流逝,,幸存者二代、三代已成為傳承南京大屠殺記憶的重要力量,。
據(jù)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截至今年3月27日的統(tǒng)計,,2019年短短3個多月的時間,已有6位幸存者老人去世,,登記在冊,、健在于世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僅85位。
“歷史人證越來越少,傳承工作迫在眉睫”,,紀念館館長張建軍感到強烈的緊迫感,。他告訴記者,南京從上世紀80年代對幸存者群體陸續(xù)開展口述史調(diào)查至今,,正形成該群體家族族譜,。查找后人、傳承史實工作將持續(xù)進行,。
一些日本友人也參與到史實接力行動中,。連續(xù)多年到南京參加清明祭的日本銘心會會長松岡環(huán),當日再次如約出席活動,。據(jù)她對南京大屠殺受害者及加害者日本老兵的調(diào)查,,她編輯出版了資料集、證言集,,舉辦了展覽,,拍攝了紀錄電影,每年在日本和北美舉行證言集會,、電影放映會,。“一定要將史實真相傳遞給下一代”,,她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