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研究機構(gòu):華裔學生學習表現(xiàn)超過本地白人學生
中國僑網(wǎng)8月1日電 據(jù)英國《華聞周刊》微信公眾號報道,,英國教育政策研究院(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最近發(fā)表了一份報告,,通過研究國家學生數(shù)據(jù)庫(National Pupil Database)中的英國小學生成績數(shù)據(jù),,和對比不同種族中學生的GCSE考試成績,,他們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華裔學生的表現(xiàn)要明顯比英國本地白人學生(White British)優(yōu)秀,,差距還隨著年齡增長越拉越大,。
在英國教育政策研究院(EPI)的這份報告中,,華裔學生樣本的比例很小,只有0.4%左右,,但是學習表現(xiàn)相當突出,。小學畢業(yè)時,華裔學生的知識水平就領(lǐng)先英國白人學生12個月,。到了中學之后,,中英學生之間的差距還在增加。這項研究用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水平,,學生一般在14歲左右學習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課程,,兩年后參加考試。
在英語和數(shù)學兩門課,,華裔學生的平均能力就領(lǐng)先本地學生24.8個月,,相當于16歲的華裔就已經(jīng)開始學別人18歲的課程了。
對于華裔學生的成績,,外國網(wǎng)友一向十分服氣,,在Reddit上討論大多類似如下觀點:
“華裔學生16歲的時候就相當于學別人18歲學的內(nèi)容了,驚呆,?!?/p>
“他們學得太快了,簡直就像提前兩年出生,?!?/p>
“你見過他們學習有多努力嗎,?我在大學的時候雖然成績也不錯,,但是投入學習的時間和認真程度還是比不過亞洲人?!?/p>
也有網(wǎng)友指出,,華裔學生的成績來之不易,有的甚至是“舉全家之力”才得到的,。
“成績背后的代價是什么,?”
“許多中國家庭都將教育放在第一位。我來自東方,在我們的文化中,,孩子一向是家庭中最重要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如此重視教育的原因?!?/p>
在這些外國網(wǎng)友的固有觀念里,,華人學生似乎只有學習成績能拿得出手,在其他綜合素質(zhì)方面比如情商,、興趣愛好,,都表現(xiàn)平平。
華人家庭確實一向比較重視教育,,也愿意為教育投入,。但一些進入英國名校就讀的華人學生和家長告訴記者,他們之所以能進入名校,,并非全靠考試成績,,如果除了會讀書之外什么也不行,華人學生在進入名校的第一步——入學面試中就會被淘汰,。
李雨時就讀于圣保羅公學,,這所學校在《星期日泰晤士報》“ParentPower Schools Guide 2019” 的排行榜上,憑借A-levels和GSCE成績排名第六,。
他表示,,參加圣保羅的面試,會回答正確答案遠遠不夠,??脊僬嬲粗氐氖菍W生能在他們的引導下,一步一步把這個問題解答出來,,“用中國話來說就是‘孺子可教’”,。
李雨時說,他在圣保羅學習時,,最大的收獲就是“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是源于對知識的渴望?!?/p>
他對生物這個科目很感興趣,,每個周一,他參加的生物醫(yī)學社團,,都會請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專家來做講座,;到了周二,他又去參加生物技術(shù)社團,,“做很多可能到了大學才做的實驗”,。他對其中的一個實驗印象深刻,他們運用熒光蛋白的一種技術(shù),使得一種細菌發(fā)光,,“這在書本上可學不到”,。
抱著對學習的巨大熱情,只有12年級的李雨時,,已經(jīng)自學完了13年級的生物知識,,還在13年級的學生才參加的全英生物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了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績,。
姜女士的兩個孩子分別就讀于英國私立高中和預(yù)備學校,,她向《華聞周刊》表示,英國私校的面試多種多樣,,不一定是與學生聊天20分鐘,,就發(fā)入學通知書。有的學校會直接邀請學生去校園里體驗一天,,正常上課做活動,,通過觀察孩子的性格、聰慧度,、表達方式,、待人接物等,來了解這個孩子適不適合這所學校,。
另一位學生家長張一帆接受采訪時說,,他的大兒子考上了伊頓公學、哈羅公學,、威斯敏斯特公學,、圣保羅公學等英國頂級私立學校,陪考一圈之后,,他總結(jié)道,,這些學校絕對不要只會讀書的“書呆子”,更喜歡招收全面發(fā)展,,單純善良性格好的學生,。
在張一帆看來,能被伊頓公學錄取,,與其說是因為成績,,不如說是因為孩子懂得如何與人交流,也就是常說的“情商高”,?!八坪跤幸环N天生的能力,知道怎么和面試官順暢交流,,達成共鳴,這一點在面試中尤其重要?!?/p>
諸多名校也明確表示,,他們選拔學生,絕不只看成績,。
圣保羅公學的馬克•貝利校長表示,,在面試中,除了考察應(yīng)試者的學術(shù)能力,,他們還看重學生的這幾個方面:有獨立的思考能力,;能自我激勵;對事物好奇,,但不局限于對學術(shù)的好奇,,可以是對體育的,可以是對音樂的或?qū)ζ渌挛锏臒崆??!?/p>
從校方角度來說,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成績和升學率,,他們更看重對學生的培養(yǎng),。
貝利校長坦言,他知道所謂的“牛劍”入學率對學生和家長的重要性,,也了解外界會以這個數(shù)據(jù)來評判他們,。但是他認為,“牛劍”入學率只是一些學校用來招生的宣傳“噱頭”,,而教育從業(yè)人員更感興趣的是“學生能不能讀到最適合他們的課程,。”
另一所知名中學七橡樹中學干脆放棄了A-Levels(英國高考)課程,,轉(zhuǎn)而為學生提供IB國際高中文憑,。招生辦主任愛拉貝拉•斯圖爾特表示,他們最看重IB教育體系中的“TOK”(Theory of Thinking)課程,,要求學生反思什么是知識的本質(zhì),,以及人們是如何獲取現(xiàn)有知識的。
斯圖爾特說,,“學術(shù)成績固然重要,,但考入牛劍并不是我們學校的唯一指標。我們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學生在這里快樂地學習,。”
除了這兩所學校,,記者還采訪了溫徹斯特公學的市場部主管詹妮•邁克扎克(Jenny Michalczuk)和市場專員莎朗•桑赫斯特(Sarah Songhurst),。
她們興致勃勃地向記者分享了學校的辦學理念:“溫徹斯特公學為每個來此讀書的學生提供了個人學習和發(fā)展的獨特環(huán)境,。這里的錄取標準,不僅僅是基于學術(shù)測試,,還希望確保孩子們真的適合這所學校,,讓他們能在學術(shù)追求之余,可以盡情探索他們對體育,、音樂,、藝術(shù)和文化等多種領(lǐng)域的愛好?!?/p>
桑赫斯特舉例說,,孩子們在開學兩周時可以自由嘗試足球、板球,、皮劃艇,、擊劍、高爾夫,、網(wǎng)球,、橄欖球等30多種體育運動,最終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而各項運動的老師選拔學生的標準也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喜好決定,,而不是根據(jù)誰成績更好來決定。
桑赫斯特總結(jié):“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之后的事實表明,,那些對某項體育運動有興趣的學生,果然進步也更快,?!?/p>
她講起一個亞洲學生的故事:“有個男孩是數(shù)學天才。按理說他沿著數(shù)學之路,,一路考上牛劍也不是難事,,但在溫徹斯特公學,學習并不是考核孩子優(yōu)秀與否的唯一標準,,他在這里需要去運動,,和朋友社交,學習幾個新的才藝,。我覺得這也是溫徹斯特賦予他的,,除了學習之外的其他可能?!?/p>
在這樣的緊張卻不“唯分數(shù)論”的學校氛圍中,,學生也會更注重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即便是成績領(lǐng)先的中國同學,,也不是人們刻板印象中只會讀書的榆木疙瘩,。內(nèi)外兼修,、會學也會玩——這才是真正的華人“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