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馬來西亞學者“兩段回憶”話東盟中國關系
人物志:馬來西亞學者“兩段回憶”話東盟中國關系
中新社吉隆坡8月9日電 題:馬來西亞學者“兩段回憶”話東盟中國關系
中新社記者 陳悅
在馬來西亞著名學者,、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胡逸山成長記憶中,,有兩件“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的產品讓他特別難以忘懷,。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國的產品在馬來西亞乃至整個東盟市場都還比較少見,,但中國生產的罐頭和調料等食品卻在胡逸山童年,、少年時代留下深刻的“舌尖”記憶,。
即使在三十多年后,,胡逸山依然能準確說出母親當年常用的醬油品牌——“珠江橋牌”醬油,,以及醬油瓶上所標識的出口商“中國糧油進出口公司”。
他笑言,,就是這一款小小的醬油,,讓身為華人的他除了在課本上學到的長江、黃河以外,,知道了中國還有一條珠江,。
上世紀九十年代,胡逸山赴美求學,,并先后在多個國際組織工作,,經(jīng)常需要跨洋飛行,往返于馬來西亞和美國之間,。于是,,他特意在馬來西亞買了一個拉桿旅行箱,,一看標識,上面標的正是“Made in China”,,“產品的優(yōu)質耐用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也陪伴了我很多次旅程”?!斑@么多年來,,我換了一個又一個旅行箱,無一例外都是‘Made in China’,?!焙萆秸f,見微知著,,當時的馬來西亞乃至整個東盟地區(qū),,“Made in China”已隨處可見。
在胡逸山看來,,兩件產品正體現(xiàn)中國改革開放,,逐步成為“世界工廠”的過程。另一方面,,這也體現(xiàn)了東盟和中國關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進入飛速發(fā)展的新階段,。
他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東盟和中國關系處于相互認識,、相互了解的階段,雙方關系以政府主導推動為主,,民間交流還在逐步成長中,,“即使是一般華人,對祖籍國的了解也不是特別充分”,。
從那時開始,,隨著東盟國家全部與中國建交,加上中國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東盟和中國的關系開始進入全面發(fā)展階段,,民間交流、經(jīng)濟交流日趨活躍,。胡逸山說,,東南亞企業(yè)從中國改革開放中獲得巨大商機,而價廉物美的“Made in China”產品也大大豐富了東南亞普通民眾的生活,。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和東盟關系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作為國際關系研究者,,胡逸山說,,從倡議提出之始,他就高度關注,,并堅信這一倡議將開啟東盟和中國合作的新階段,,給東盟地區(qū)發(fā)展帶來新的機遇。
“事實證明,,‘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東盟和中國的關系進入全新發(fā)展階段?!焙萆秸f,,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民心相通”,必將促進東盟和中國相互全面了解,、認識,,為東盟中國關系在已有的高水平上更上一層樓,打下堅實的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