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文化游記—圣彼得堡的夏日
圣彼得堡的夏日
作者:王田
圣彼得堡被稱作北方威尼斯,。的確,,站在涅瓦河的某座橋頭,,讓人仿佛置身于水城,。難怪意大利電影大師維斯康蒂翻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時,,將這個四夜愛情故事搬到了威尼斯,,石橋,、木船,、水霧……卻唯獨沒有白夜,。
白夜是圣彼得堡的,。
普京總統(tǒng)向采訪他的美國導演奧利弗•斯通隆重推薦了自己的家鄉(xiāng):白夜是最美的季節(jié)。一方面,,白夜屬于高緯度的自然現(xiàn)象,。夜間九、十點鐘,,夕陽總會在建筑的頂部抹上一層金色,。另一方面,它變成了這座城的文化象征,。夏季的圣彼得堡是個忙碌的美人,,城中許多劇院都上演芭蕾、戲劇和古典音樂會,。每年七月,,馬林斯基劇院會有整整一個月的文化盛事——白夜之星。這座開啟于1860年的“俄羅斯第一劇院”有著老牌派頭,,“白夜之星”的閉幕節(jié)目《天鵝湖》的演出票已早早售罄,。
認為“美能拯救世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在圣彼得堡。城中知名的白癡餐廳正是以他的小說命名,。餐廳的書架上擺著陀氏作品全集,,裝飾也充滿陀氏筆下世界的味道:算盤珠、打字機,、老沙發(fā),、舊物件,連餐桌都由腳踏縫紉機改造而成……
在解構與反諷的后現(xiàn)代,,美國著名評論家哈羅德•布魯姆以一部《西方正典》逆流而立,,帶領人們重溫偉大作家與不朽作品,被其收入其中的俄羅斯文豪唯有托爾斯泰,,卻無陀思妥耶夫斯基,。但是最為電影大師鐘愛的俄國文豪正相反:概因前者猶如全知全能的神,后者猶如罪與罰的人類自身,。影史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概是被翻拍最多的作家——至少有五部《罪與罰》(1935法國版,、1935馮斯登堡版、1983芬蘭版,、2001波蘭版,、2002美國版,、2012俄羅斯版),,兩部《卡拉馬佐夫兄弟》(1931德國版、1958美國版),,兩部《白癡》(1951日本版,、1959蘇聯(lián)版),一部《被侮辱與被損害的》(1991俄羅斯版),、一部《雙重人格》(2013)……這份清單遠遠未完,。
塔可夫斯基一生的憾事是沒能拍成《白癡》,黑澤明的杰作之一是翻拍《白癡》(1951),。筆者來到他在圣彼得堡的故居,,也是寫作《卡拉馬佐夫兄弟》的地方。書房是一家之重,,秩序絕不能亂,,筆在筆的地方、煙在煙的地方,;墻上掛著拉斐爾的圣母像,,時常凝望良久。愛吸煙,,愛喝濃茶,,愛夜間寫作,愛去市場買東西……
法國電影大師布列松是他的忠實粉絲,,根據(jù)《罪與罰》改編了《扒手》(1959),,根據(jù)《溫柔》改編了《溫柔女子》(1969),根據(jù)《白夜》改編了《夢想者四夜》(1971),。布列松的版本很忠實:一個活在幻想中的年輕人終于在一個女孩身上經(jīng)歷了真實美好的愛情,,盡管到頭來是場悲劇——女孩等來了她苦苦等待的愛人……
圣彼得堡是一座文學之城,著名的餐館,、咖啡館都與文豪相關,。涅瓦大街上的文學咖啡館除了常客高爾基,、柴可夫斯基,,最大的傳奇是普希金。詩人在此喝完決斗前的最后一杯咖啡——因此,,咖啡館的外墻驕傲地畫著他的自畫像,。普希金婚后定居圣彼得堡,,受法國啟蒙思想影響,反抗專制的他自然不受沙皇青睞,,后者暗中慫恿法國軍官勾引他的美貌妻子,。為了榮譽和尊嚴,他決定決斗,,不幸身亡,。中世紀騎士精神,做了浪漫主義詩人最好的注腳,。
白夜結束前,,筆者終于在馬林斯基劇院欣賞了一場馬林斯基芭蕾:普希金的敘事詩《淚泉》。韃靼王征服了波蘭國,,卻無法征服美麗善良的公主的心,。愛妾看在眼里、妒在心中,,刺殺公主后被罰下深淵,。韃靼王懷著對公主的悲痛之愛,修建了日夜流淌的“淚泉”,。
這座城的名稱史,,亦是它的變遷史。
彼得大帝一手建造了圣彼得堡,。1703年,,為了抵御北方強敵瑞典,他在兔子島的涅瓦河三角洲建造要塞,,創(chuàng)建了俄國歷史上第一支海軍,,亦定都于此,長達兩百年,。一戰(zhàn)爆發(fā)后,,俄語的“城市”取代了德語的“城市”,圣彼得堡改稱彼得格勒,。1918年十月革命,,留下了“列寧格勒”。
葉卡捷琳娜大帝幾乎有著與彼得大帝齊名的成就:目不暇接的歐亞美三海帝國,、目不暇接的情人,。這位皈依東正教、學習俄語的德國女孩凱瑟琳,,熱愛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她深諳軍權之重,,33歲發(fā)動不流血政變,,從此成為葉卡捷琳娜。
沒有葉卡捷琳娜大帝,,或許就沒有俗稱冬宮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了,,它與巴黎盧浮宮、紐約大都會,、大英博物館并列世界四大博物館,。單單欣賞300萬件藏品,已是耗盡體力之事,。艾爾米塔什以西歐藝術為重,,尤其是意大利繪畫,還有許多倫勃朗與魯本斯作品,。葉卡捷琳娜比西歐任何一位君主都更慷慨地資助哲學家和藝術家,達•芬奇存世的十幅真跡有兩幅在此,。
人們津津樂道于希區(qū)柯克的《奪魂索》,,早在1948年就用一個房間完成了一場80分鐘的長鏡頭實驗,窗外的天光漸變與霓虹閃爍擔當了真實的時間,。新世紀后,,一部《俄羅斯方舟》(2002)橫空出世,亞歷山大•索克洛夫比希區(qū)柯克更加徹底而純粹:全片一個長鏡頭,,90分鐘無剪輯,。這場卓絕的場面調度,正是游弋在迷宮般的冬宮,。
19世紀初,,俄國成為歐洲強國。打敗拿破侖的侵略后,,勝利激起城市建設的激情,。羅馬開闊奔放的放射性廣場被歐洲許多國家仿效,圣彼得堡也興建了恢宏壯觀,、三足鼎立的廣場,。無論風云如何變幻,圣彼得堡在美與博大中安然自得,。它是巴洛克之城,,也是新古典主義之城。
彼得大帝引進西方的書籍和生活方式,,取締傳統(tǒng)長袍與大胡子,;選派留學生去西歐學習;建立了俄國第一座圖書館,、醫(yī)院,、劇院,、博物館,出版了俄羅斯第一份報紙,,甚至用伊索寓言的人物雕像裝飾了夏花園,。俄羅斯最古老的圣彼得堡國立大學,亦由彼得大帝創(chuàng)建于1724年,,八位諾貝爾獎得主是它的校友,。
傍晚,坐在滴血大教堂前:化好妝的街頭藝人,,等著過客來合影,;馬車咯噠咯噠,載著好奇的觀光客,;不遠處有歌手歌唱,,女孩拉小提琴,男孩彈吉他……前一分鐘是陽光燦爛,、白云耀目,,后一分鐘便烏云壓陣、暴雨傾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誰又能一言道盡圣彼得堡,?
如果莫斯科是政治首都,那么圣彼得堡是文化首都,。冬宮以西歐藝術為重,,俄羅斯博物館則是俄羅斯藝術的天下,有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也有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畫,。一百年前,馬列維奇就用至上主義的《黑色方塊》終結了傳統(tǒng)繪畫,;他首創(chuàng)的幾何畫只屬于未來,,這位抽象繪畫的偉大先驅在圣彼得堡辭世時清貧而無名。今天,,他的畫出現(xiàn)在每一座俄羅斯城市里,。
圣彼得堡,又古老又年輕,。女孩們戴著彩色假發(fā),,男孩們滑著滑板。新人們在公園,、餐館里拍婚紗照,。參天綠蔭下,父母推著嬰兒車,。草地上戀人們或背靠背寫生,,或面對面淺笑,。任憑一個角落,都是美好瞬間,。
這座擁有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城市,盛放了太多感受力,。它寧靜深邃的美,,讓人沉醉,也讓人感傷,。吟一句普希金的《青銅騎士》——我愛你,,彼得興建的城。
(作者:王田,,為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