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孔院兩名中國志愿者:火紅青春在非洲閃耀
2009年成立的盧旺達孔子學院位于盧旺達大學基加利教育學院的平房內(nèi),。平房外面空地既是學生平時的活動場所,,也是學院的練武場,,場地上的一個木人樁已經(jīng)有些斑駁,。
日前,在盧旺達孔子學院執(zhí)教的蘇文告訴新華社記者,,這個簡易的練武場和有些老舊的木人樁已經(jīng)培養(yǎng)出盧旺達全國武術比賽的1名散打冠軍,、1名少兒五步拳冠軍和4名散打亞軍,。
2013年8月,重慶師范大學研究生蘇文來到盧旺達孔子學院,。他說,,起初想趁年輕出來闖一闖,只是沒想到來到這里就不想離開了,。2015年已經(jīng)是蘇文的第三個任期,。
蘇文在盧旺達孔子學院承擔的工作包括漢語教學和武術培訓。如今蘇文已經(jīng)教過200多名漢語學員和300多名武術學員,。談到自己的工作,,最讓他滔滔不絕的是武術培訓。
雖然大學專業(yè)是文藝學,,但是自幼習武的蘇文對武術的感情難以割舍。來到盧旺達,,蘇文接過孔子學院武術培訓班的接力棒,。每周一至周五,他在孔子學院教武術,,周日還在基加利少兒武術俱樂部授課,。
蘇文對記者說,教盧旺達人用漢語交流思想和感情,,讓他很有成就感,;而向他們傳播中華武術的內(nèi)涵、展示中國功夫的魅力,,則更讓他感到一種使命感,。
一位中文名叫馬正風的學員令蘇文印象最為深刻。馬正風在孔子學院學習漢語和武術,,熱衷少林拳和散打,,曾獲盧旺達第三屆中華武術錦標賽散打亞軍,漢語也學得不錯,。馬正風拿到中國政府獎學金,,如今正在重慶師范大學留學。
11月8日,,在盧旺達舉行的第四屆全國武術錦標賽中,,蘇文培訓的學員哈比瑪納·塞勒斯榮獲散打65公斤級冠軍。塞勒斯中文名叫蘇思遠,。他說,,蘇文教會他中國功夫,也教他領會中國功夫的意義,,因此希望自己與師傅同姓,。
今年2月,,蘇文感染瘧疾。他一度絕望地對同事說:“這次恐怕要走了,,但我覺得自己來非洲這一趟沒白活,。”20多天后,,蘇文逐漸康復,。他說,雖然生病時很想家,,痊愈后卻覺得,,生命中的這些挑戰(zhàn)讓青春更值得回憶和紀念。
盧旺達孔子學院的另一名中國教師田敏娜是位90后重慶妹子,。她在國內(nèi)大學讀本科時的專業(yè)就是對外漢語,。全班100多名學生畢業(yè)后大多選擇考研或到事業(yè)單位工作,出國做志愿者的學生不到10人,,而只有3人來到非洲,。她告訴記者,自己不怕吃苦,,沒想過要退縮,。
剛到盧旺達時,田敏娜被分到盧旺達孔子學院設在南部省布塔雷中學的教學點執(zhí)教,。作為這所中學唯一的漢語老師,,她要給三個年級上漢語課,非常忙碌,。由于條件有限,,學生無法人手一本教材,田敏娜每次上課都要做大量板書,,把教材內(nèi)容完整抄寫在黑板上,。
田敏娜為做好漢語教學傾注大量熱情和心血。今年5月,,她獨自策劃籌辦了“勞動聯(lián)系你我他”五一勞動節(jié)主題文化交流活動,,吸引了上千人參加,獲得校長的肯定和贊賞,。
除獨自完成教學工作,,田敏娜還得獨自料理生活:去一次菜市場,需要步行20分鐘土路,;不過10平米的房間,,既是她的住處,也是平時備課、吃飯的全部空間,;停水停電如家常便飯,,水管流出的水只能勉強洗漱,飲用水需要到學校另一頭去打來燒開……
談起這些點滴,,田敏娜臉上始終泛著淡淡笑意,。“不管什么,,都是一種體驗,,青春不就是應該多體驗才豐富嗎?何況非洲是這么多彩而陽光的地方,?!?/p>
今年8月,田敏娜在盧旺達的一年執(zhí)教任期結束,。10月,,她又申請回到非洲這片渴望知識的土地,回到熱切等待她的學生們中間,。(楊孟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