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孔子學院舉行歐洲區(qū)高端“漢字教學論壇”
倫敦孔子學院12日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舉辦歐洲區(qū)高端“漢字教學論壇”,來自全球各地的知名漢學專家和孔子學院代表共同研討漢字的教學方法,。
隨著漢語熱近幾年在全球的興起,,越來越多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但是語言專家發(fā)現(xiàn),,歐洲人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學寫漢字比聽說讀更難,如何學習書寫漢字成為歐洲語言學界和漢語教學界的一個熱門話題,。
著名法國漢學家,、法國榮譽國民教育漢語總督學、歐洲漢語教學協(xié)會主席白樂桑,、德語區(qū)漢語教學協(xié)會會長顧安達以及來自包括牛津,、劍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利茲大學,、愛丁堡大學等8所英國大學中文系的漢語教學專家和來自英國、愛爾蘭,、匈牙利,、比利時、韓國等國的9所孔子學院的50余名代表參加了當天論壇,就漢字的教學方法建言獻策,。
倫敦孔子學院外方院長,、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語言和文化系主任盧茨·馬丁教授說,漢語教學目前在英國蓬勃發(fā)展,,這次會議體現(xiàn)出英國和歐洲漢語教學研究的良好發(fā)展前景,。
白樂桑教授作為主講嘉賓在論壇上做了題為《太初有字:作為第二書寫系統(tǒng)的漢語教學》的發(fā)言。他提出漢字的書寫應與口語交際進行一定程度的區(qū)分,,單獨進行學習,,這樣對歐洲漢語學習者更為有利。此外,,他認為孔子學院在漢語國際推廣中發(fā)揮積極作用,,他很樂意借助這個平臺將歐洲的漢語教學和漢語研究推向新高度。
與會的其他專家還就漢字認知水平,、漢語教學模式對比,、英國大中學校漢字教學情況、電子學習對漢字教學的影響和機遇以及其他一些長期困擾漢語教學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夏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