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教: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 面臨人才匱乏等困境
海外華教: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
“我非常喜歡看中國電視劇《還珠格格》,,當時看的是配音版,。我就想如果懂漢語就好了,,就能直接理解小燕子在說什么,!”來自泰國暖武里的華裔學生陳素欣談起最初學習漢語的動因,,仍然按捺不住興奮,。
華裔學漢語熱情高
12歲開始接受漢語教育,,高中開始自主報班進行“一對一”語法學習,,大學主修中國研究專業(yè),,研究生階段選擇來華攻讀碩士學位,,陳素欣漢語聽說讀寫能力非常強,參觀了不少中國名人故居,,最近又在學習中國文言文,。
談及對中國的了解,她說:“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我還有很大的學習空間,。”
在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有許多像陳素欣這樣的“中國迷”,,他們大都受過良好的華文教育。
菲律賓紅燭華文教育基金會咨詢委員張杰有7年教齡,,他在接受采訪時介紹,,華文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中國漢字教育,、漢語語言教育以及中華文化教育,。最初的教育對象是海外華人及其后代,現(xiàn)在,,很多非華裔的本土學生也加入進來,。這主要是由于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有非常友好和密切的交往,,也從側面體現(xiàn)了中國軟實力的大幅度提升,。
面臨人才匱乏等困境
學習一門陌生的語言和一種全新的文化并非易事,如何讓學生積極參與并且真正學有所得呢,?這也是海外華教老師面臨的最大難題,。
張杰認為,,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他解釋道,,學生缺乏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加上選修課的課程定位,導致學生的自主性不夠強,。另一方面,,很多國家和地區(qū)的教學設施不夠發(fā)達,老師不得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學水平的發(fā)揮,。
針對這種情況,張杰提出“以興趣為前提,,以課堂為抓手,,以考核為導向”的教學理念,鼓勵教師講述更多現(xiàn)代中國的故事以調動學生興趣,,通過課外活動進行開放式考核,,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從大環(huán)境來講,,張杰為海外華教的人才匱乏感到擔憂:“年輕人不愿意當老師,,海外相關的財力人力支持也有所欠缺?!?/p>
可以看出,,人才匱乏和流失、資金投入小,、管理不當?shù)仁悄壳昂M馊A教面臨的困境,。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張杰認為,,可以參考菲律賓的“造血計劃”:將本土人才送到中國進行教師培養(yǎng),,學成之后回國開展華文教育。
“在這方面,,中國政府是大力支持的,,也投入了大量資金和資源?!睆埥苎a充說,。
傳統(tǒng)教學方式亟待改進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暴發(fā),使海外華教不得不采用線上授課的形式,。
張杰認為,“疫情帶來的波動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在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網絡技術的應用遠沒有國內這么便捷和發(fā)達,這對以傳統(tǒng)授課模式為主的華文教育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面臨受課群體心理變化和外在技術環(huán)境的雙重考驗,。同時,張杰也表示,,中國政府“生命第一”的態(tài)度和迅速有效的抗疫行動,,得到了海外華人的廣泛點贊。
受困于此次疫情,,目前居家學習的陳素欣希望可以早日返校,,回到中國:“我父母相信中國政府在疫情時期一定可以有效解決我們的學業(yè)問題,提供幫助,,這也是他們大力支持我學習漢語和中華文化的重要原因,。”
文化是聯(lián)結不同民族的堅實橋梁,?!叭绾巫屩腥A文化在世界文化大花園中盛放?如何用當?shù)厝怂矚g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新僑如何接受華文教育,?”張杰表示,這些應該是海外華教工作者思考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