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銀信(僑批)保護走在廣東前列 文化煥光彩
江門銀信(僑批)保護走在全省前列 保護活化成果多,,吸引年輕人關注
銀信蘊僑情 活化煥光彩
“逛完博物館才知道,,原來銀信僑批與我們有著這么深的關系,?!痹趧倓傔^去的周末,江門臺山市民雷先生帶著孩子來到海口埠銀信博物館參觀,。每逢節(jié)假日,,這里便熱鬧起來。
“僑批”記載了老一輩海外僑胞艱難的創(chuàng)業(yè)史和濃厚的家國情懷,,也是中華民族講信譽,、守承諾的重要體現(xiàn)。在江門五邑地區(qū),,“僑批”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銀信,。它見證了江門五邑老一輩華僑華人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和愛國愛鄉(xiāng)愛家的家國情懷。
近年來,,江門在銀信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挖掘,、保護與活化中開展了豐富的創(chuàng)新實踐:征集修復銀信文物、通過數(shù)字化手段整理匯編,、建起銀信博物館,、舉辦“少年中國說”華僑書信朗誦會,組織青少年誦讀銀信……一項項有力的舉措,,讓銀信煥發(fā)出新生機,。
江門提出,要講好五邑大地僑批記載的家風故事,、愛國故事,、民族故事。僑批既是五邑大地留存下來的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也是聯(lián)結海內(nèi)外華僑華人溝通交流的情感紐帶,。江門要竭盡所能,收集保護,,以更多的投入、更好的技術手段對僑批進行收集保護,;要夯實基礎,,深入研究,把僑批理論研究做深做透,,把故事講細講好講生動,;要活化包裝,整合更多潮流的方式將僑批故事包裝傳播,,讓僑批走出“深閨”,;要以平臺思維,創(chuàng)新運作,,建立相關協(xié)會,,搭建展示、交流等平臺,探索僑批文化價值,,把官方,、民間的僑批“串珠成鏈”,推動僑鄉(xiāng)文化走出去,。
創(chuàng)新▶▷讓銀信文化可觸可感
銀信是連接海外華人與家人,、鄉(xiāng)邦的核心紐帶。銀是華僑的血汗錢,,除了主要用于贍養(yǎng)國內(nèi)眷屬的生活外,,還包括投資實業(yè)和興辦慈善公益事業(yè);信是華僑對親人的情思,,還記載了華僑華人對國外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法律,、教育,、文化諸多方面的認識以及他們對處理家庭、家族,、村落事務的意見,。
2013年,“僑批檔案”入選世界記憶遺產(chǎn)名錄,,五邑銀信是重要組成部分,。江門作為中國第一僑都,擁有著數(shù)量多質(zhì)量高的銀信,。廣東僑鄉(xiāng)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劉進提供的各收藏機構列入僑批申遺文本中的僑批數(shù)量資料顯示,,約15萬份僑批列入僑批申遺文本,其中江門就有約4萬份,。
要保護好這些“僑批”文物,,加強研究,教育引導人們不忘近代我國經(jīng)歷的屈辱史和老一輩僑胞艱難的創(chuàng)業(yè)史,,并推動全社會加強誠信建設,。一直以來,江門都在加強對銀信的保護,,系列措施不斷出成效:在開平碉樓申遺和華博館兩大文化工程中搶救,、征集到大量銀信;在僑批方面的獲獎研究數(shù)量多,;獲得并完成全國首個僑批主題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率先開展銀信的跨國家、跨族裔比較研究……
“江門銀信僑批保護走在全省前列,?!睆V東華僑博物館副館長陳宣中說,,江門有關僑批研究成果數(shù)量多質(zhì)量高,僑批征集力度比較大,,保護利用活化成果顯著,。
對銀信進行合理活化利用,也是一種保護,。在江門,,銀信文化保護活化已與市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
高校師生通過校本課程了解銀信。五邑大學開設面向?qū)W生的課程《僑鄉(xiāng)文化通論》,;江門職業(yè)技術學院編寫僑鄉(xiāng)文化校辦教材,。
博物館觀眾在小游戲中深化對銀信的認識。阿拉伯數(shù)字“1”寫為“〡”,,數(shù)字“4”寫為“〤”……江門市博物館開展快速記憶銀信中數(shù)字書寫方式的互動小游戲,,吸引年輕觀眾關注銀信。
游客,、市民可通過文旅互動零距離感受銀信,。漫步銀信紀念廣場,648片瓷片打造的20根銀信柱按照愛國,、教育等不同主題展示銀信文化,,無形的文化變得可觸、可感,;臺山市銀信博物館及文旅集團推出一系列筆記本,、帆布袋、陶瓷杯等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臺山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精彩僑鄉(xiāng)”App專門設置“云書信”欄目,,展示“最美家書”。
共享▶▷民間力量參與保護
這是一封殘破的銀信,,兩面都有字,,修補頗為困難,一不小心就會把信上的字粘掉或者剪掉,。臺山銀信收藏家李柏達小心翼翼地修補著破損的銀信,。
在江門臺山,李柏達是聲名頗響的“銀信癡迷者”,。他收藏了數(shù)千封銀信,走訪各地研究這些泛黃的信件,,理清郵路,、找尋華僑后人、挖掘其中故事,,并將研究所得著書記錄,。他的著作《世界記憶遺產(chǎn):臺山銀信檔案及研究》獲得“中國2019世界郵展大銀獎”,,這是江門地區(qū)首枚世界郵展獎牌。
保護和研究銀信文化,,離不開有關部門的積極推動,,也離不開像李柏達一樣來自民間的銀信收藏家的支持?!巴诰虮Wo五邑銀信僑批需官方和民間加強合作,。”江門市博物館館長黃志強說,,多年來,,江門市政府部門、學術界和民間藏家等各方力量一直默默為挖掘和保護五邑銀信努力,。
江門本土銀信收藏家羅達全是其中之一,。羅達全的曾祖父和外曾祖父都是海外華僑,曾下南洋打工,?!耙淮闻既粰C會,看到一批僑批,,兒時記憶涌上心頭,,便開始收藏銀信?!绷_達全說,,其收藏的銀信,有5件被選入“僑批檔案——海外華僑銀信”世界記憶類遺產(chǎn)文本,。此前,,在廣東僑鄉(xiāng)文化研究中心與江門市博物館聯(lián)合主辦的“世界記憶遺產(chǎn)‘五邑銀信’與抗戰(zhàn)”展覽中,羅達全還將自己珍藏的藏品展出,。
羅達全收藏的銀信不僅用于展覽,,還用于各種僑文化活動。去年,,“少年中國說”——月是故鄉(xiāng)明2019華僑書信朗誦會在開平碉樓舉行,,江港澳青少年學生,美國,、澳大利亞,、委內(nèi)瑞拉籍華人華僑代表,國內(nèi)朗誦名家匯聚一堂,,用朗讀華僑家書的方式與華僑先輩作跨越時空的深情對話?,F(xiàn)場不少誦讀的華僑書信都來自羅達全等民間收藏家?!袄收b會活動非常好,,我們也很支持,。希望活動應該更多地舉辦,并把它推廣到海外去,,讓更多海外華裔青少年培養(yǎng)愛國之情,。”羅達全說,。
近年來,,江門通過辦展覽、舉辦僑文化活動等方式,,邀請民間力量共同參與到銀信的保護活化當中,,越來越多像李柏達、羅達全一樣的民間收藏家有了更多平臺與機會,,更好地向公眾展示其收藏的銀信,。銀信保護活化也在不斷注入新的力量。
展望▶▷打造“中國僑都”名片
“親愛的姑姑,,上次一別,,我們已經(jīng)很久沒見了……臺山現(xiàn)在的變化很大,讓我和你說一下,?!边@是臺山臺城二小的鄺翊昕在“知臺山 曉文明——銀信傳情 接力臺山”書信節(jié)活動中,給其在國外的姑姑寫的一封信,,說了家里的不同,,說了臺山的變化?!跋M霉每吹叫诺臅r候,,能感受到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家鄉(xiāng)的變化,能感受到我的真誠邀約,,能回來臺山走走,。”鄺翊昕說,。
建立銀信博物館,、舉辦銀信展、開展書信節(jié)……江門致力于讓銀信文化與文旅項目結合,,讓銀信文化在新時代煥發(fā)新生機,,推動銀信文化走出深閨。
2015年,,“金山伯的榮耀——近代江門五邑僑匯展”首站在中國錢幣博物館(北京)開展,。近年來,該展覽陸續(xù)在全國巡展,,先后走進武漢,、廣州、山西,、云南等地,,全國巡展10余次。此外,,江門先后在香港,、澳門舉辦的專題展覽中均有銀信部分的專題展示。
結合銀信文化特色,,江門還創(chuàng)作了一批旗袍秀,、兒歌、歌曲等優(yōu)秀文藝作品,。臺山就創(chuàng)作了《茉莉花開銀信來》歌曲,,在悠揚的音符中融入銀信文化元素,在歌聲傳唱中讓銀信文化走得更遠,。
廣東僑鄉(xiāng)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石堅平認為,,銀信活化的意義在于通過講好“銀信故事”來講好“僑鄉(xiāng)故事”,建構完善僑鄉(xiāng)文化品牌,,在豐富民眾文化生活的同時,,增強對僑鄉(xiāng)文化的認識、認可和認同,,把銀信故事講細講好講生動,。
接下來,一系列更具體措施將持續(xù)推動講好銀信故事,。比如,,江門市博物館將繼續(xù)通過展覽(設立專題展、巡回展覽)宣教活動等形式,,積極宣傳銀信文化,。臺山市將打造臺山市博物館群,配合臺山市全域旅游,,形成獨具特色的臺山博物館群旅游線路,,讓游客在游玩過程中多角度地去了解臺山,學習臺山的華僑文化,、銀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