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塞罕壩“育林人”張向忠:用心守護這片來之不易的林海
【解說】他叫張向忠,,是一位“育林人”,已經在塞罕壩林場工作35年了,。近日,,記者在林場見到他時,他正帶領一支小隊在林場進行外業(yè)調查,,檢查記錄林木的胸徑,、樹高、生長率等,,再根據情況調整林木結構,,讓林木能更好地生長。
【解說】林場里山高路遠,,外業(yè)調查的范圍很大,,經常上山一干就是一整天,沒有時間再下山吃午飯,。因此,,每天張向忠的早飯都要吃得很飽,才有力氣完成一天的工作,。林場常年的低溫,、高濕度,還讓他患上了關節(jié)炎和鼻炎,。
【同期】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副場長 張向忠
早餐吃的撐得夠嗆,。到晚上回來時候餓得夠嗆。(在)山上只能墊巴一口,,這是經常的事情,。因為長期從事山地作業(yè),有的時候氣候潮,,所以得了關節(jié)炎,;吃飯沒有規(guī)律,得了胃??;特殊的氣候條件,(得了)鼻炎,。
【解說】1984年,,21歲的張向忠第一次踏進塞罕壩林場。當時偌大的林場只有一輛汽車,,去哪兒幾乎都要靠步行,。看著一排排簡陋的辦公室和破舊的宿舍,張向忠的心一下涼了半截,。
【同期】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副場長 張向忠
我們的住房都是60年代70年代建的房屋,,我們山上的社工住的都是馬架子。所謂馬架子就是一根柱頂著一根橫梁,,兩邊兒都是坡狀的,,(架子搭完了之后)上面就蓋一層草,上面鋪層土,。林場能給你買個自行車,,就是對你最大的照顧了。都是靠徒步上山,,沒有交通工具,。
【解說】土層薄、風沙大,,塞罕壩的自然條件并不適合建造林場,。在建場初期,因為沒有符合塞罕壩實際的經驗可借鑒,,林場工人們就邊摸索,,邊生產,邊總結,,硬是探索出了一條綠色發(fā)展之路,。
【同期】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副場長 張向忠
因為當時建場沒有苗圃,都是從東北林區(qū)調苗,,距離長,,很容易出現(xiàn)苗木失水或無苗現(xiàn)象。林場就開始搞自我育苗,,用自己的苗木搞造林,。所以首先解決苗木問題,再解決苗木栽植技術問題,。你像落葉松在這的深度不能超過原來在苗圃地(里)的深度,,樟子松、云杉要進行深埋,。這都是塞罕壩一代代人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特殊經驗。
【解說】植樹造林講究的是“三分造,、七分管”,。如今,塞罕壩林場的大面積造林工作已基本結束,。如何管護好這片來之不易的森林,成了張向忠心中的頭等大事。
【同期】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副場長 張向忠
因為養(yǎng)護事業(yè)在森林經營過程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造完以后,,幼苗就需要除草割灌,來促進幼苗的生長,。幼樹長大以后,,還需要進行修枝撫育,給林木創(chuàng)造更加合適的生長空間,,保證林木的快速生長,。只要這片林子還在長,管護就不能松懈,。
【解說】眼前這片郁郁蔥蔥的百萬畝林海,,是塞罕壩三代育林人用自己的雙手一棵棵栽種出來的。從1962年到2018年,,塞罕壩林場有林地面積從24萬畝增加到112萬畝,,森林覆蓋率從12%增長到80%,造林成活率達到90%以上,。走在林場里,,張向忠看著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樹木,不禁感嘆,。
【同期】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副場長 張向忠
在那種條件下,,人家就能堅持下來。我們現(xiàn)在生活條件,、生產條件,、交通條件都比過去好多了,有什么不能堅持下來的呢,?另外也看到了自己造過的林,、經營過的林逐漸長成材,心里也有一種成就感,。在塞罕壩雖然生產生活條件(艱苦),,但是干林業(yè)還是能夠干成事業(yè)的。
郎佳慧 河北塞罕壩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