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展示中國人走向世界的歷史(3)
為僑正名
講述海外大作為
“觀眾用正常的速度,,參觀完基本展廳大概需要2個小時,。”黃紀凱介紹,,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總陳列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現(xiàn)有4個基本展廳。
展陳大綱打破常規(guī),,采用編年體和專題體相結合的形式,,以時間為脈絡回顧華人移民的歷史,,又以專題的體例分別展陳華僑華人在海外的生活、在海外的貢獻,、與中國建設的關系以及中國僑務,,從而縱橫交錯,為觀眾全面介紹華人移民海外的歷史與發(fā)展,。
在歷史的軸線上,,從古代的徐福東渡、萁氏東遷,,到近代鴉片戰(zhàn)爭之后的勞工外流,,再到改革開放之后的海外求學創(chuàng)業(yè),華人移民海外經(jīng)歷了一段漫長而曲折的過程,。而博物館展柜中那一件件珍貴的藏品正是這段歷史的直接見證者:四條屏的《番客謠》還在吟唱早期華人“少小離家作番客,,今日還鄉(xiāng)頭已白”的辛酸,4米長的“口供紙”記錄著華人早期移民遭受歧視的無奈,,美國衣聯(lián)會在紐約街頭升起的美洲大陸的第一面五星紅旗正在講述海外游子與祖國共榮的愛國心……
遠渡重洋,,華人不僅在僑居國謀生計,更在努力融入當?shù)厣鐣倪^程中,,為當?shù)氐慕ㄔO與發(fā)展作出重要的貢獻,,而這些故事卻大多不為人所知,華人甚至還曾在一段時間內(nèi)遭受過歧視或不公待遇,。
為此,,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首次利用一個展廳,專題呈現(xiàn)華人為海外各國做出的貢獻與成就,,為華僑“正名”,,這也成為博物館的一大亮點。
進入第三展廳“華僑華人在海外·貢獻篇”不久,,墻上懸掛著的一幅戴著紅頭巾的婦女畫像就會吸引觀眾的目光,。畫中的婦女面容淳樸,堅毅的神情中流露著一絲疲憊,,似乎剛剛忙完一天的勞作,。
“如今,大家都覺得新加坡的城市很美麗,,但很多人不知道,,新加坡的美麗離不開這群‘紅頭巾’們?!秉S紀凱說,。
在新加坡建設初期,一群來自廣東三水的婦女來到這里打工,,奔波忙碌于各個建筑工地,。和洋灰,、挑磚塊、搬木料……她們不怕苦累,,辛勞工作,,為新加坡這個年輕的國度打下了夯實的根基。很多婦女沒有文化,,還寫不全自己的名字,,然而她們頭上戴著的紅頭巾已經(jīng)深深印刻在新加坡人的記憶深處。
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還記錄著很多這樣鮮為人知的故事,許多如“紅頭巾”一樣的華僑華人,,曾經(jīng)憑借他們的勤勞與智慧,,為世界各地的建設與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影響甚至延續(xù)至今:開創(chuàng)新西蘭乳制品加工業(yè)的是華人,、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首先從事漁業(yè)的是華人,、家喻戶曉的“墨西哥包”最先也是出自華人的巧手……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希望能夠邀請各國駐華使館的工作人員,、外國商界人士及游客也來博物館看一看,,在這里了解并感受華僑華人對住在國的貢獻,也讓華僑華人在世界各國得到更多的認同,?!秉S紀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