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湯顯祖與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活動畫上句號
2016年,,恰逢湯顯祖與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特別的時間節(jié)點,,激發(fā)了戲劇界極大的創(chuàng)意活力,。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期間曾專門倡議,,中英兩國共同紀念湯顯祖與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以推動兩國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更使“湯莎會”效應從戲劇圈外溢至大文化圈乃至全社會。
2016年12月31日,,江蘇省昆劇院和北方昆劇院一南一北的湯顯祖跨年演出擂臺賽,,為轟轟烈烈“湯莎會”收官。然而,,這并不是句號,,元旦上午,中國戲曲學會湯顯祖研究會,、江蘇演藝集團與新華報業(yè)傳媒集團在南京召開“湯顯祖文化高層論壇”,,國內專家齊聚,盤點“湯莎會”一年成果,,研討繼往開來計劃,,目的只有一個:莫讓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符號的湯顯祖先生再次遠離人們的視線。
湯顯祖走出去,,
莎士比亞走進來
新華報業(yè)傳媒集團“昆蟲記”戲曲工作室在論壇上獨家發(fā)布了2016“湯莎會”盤點報告,。
據“昆蟲記”統(tǒng)計,,過去一年,“湯莎會”主題的大型綜合劇目展演,、昆曲專題展演,、湯莎對話展演貫穿了全年。其中最具實力的是國家大劇院策劃的“東西對話·戲劇傳奇——莎士比亞遇見湯顯祖”系列活動,,引進部分,,有享譽世界的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帶來的莎翁歷史劇鴻篇巨制《王與國》三部曲等;國內部分,,則有湯顯祖代表作“臨川四夢”——《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的集中展示,。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所副研究員李小菊說,這些都是原汁原味的傳統(tǒng)經典演出,,體現(xiàn)了中英兩國都具有底蘊深厚的“文化自足”,。上海國際湯顯祖·莎士比亞戲劇節(jié),云集了國內外湯莎主題的102場戲劇作品,,呈現(xiàn)出藝術大都會強大的活力,。廣州,一個沒有昆劇團的城市,,政府主導策劃了“湯莎會”的全年活動,。“2016精彩江蘇·中國昆曲英倫行”選擇9月28日,,在倫敦和南京兩地上演對方國家代表作,。英國2016年的愛丁堡藝術節(jié)上,中國劇團帶去的“湯莎”主題劇目成為集中的展示點,。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項曉煒說,,從專業(yè)劇團到高校,從成人到兒童,,從傳統(tǒng)戲劇到創(chuàng)新演出,,從原汁原味的經典劇目到實驗劇,真正體現(xiàn)精彩紛呈,、不同詮釋,。
“毫不夸張地說,2016年是‘湯顯祖年’,?!敝袊鴳蚯鷮W會湯顯祖研究會會長周育德說。文化部主辦的“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優(yōu)秀劇目展演”,,國內四大昆劇團演繹7臺湯顯祖劇目,是湯顯祖代表作“臨川四夢”最盛大,、最具實力的展現(xiàn),。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觀看了蘇州昆劇院的青春版《牡丹亭》。4-12月,,上海昆劇團的“臨川四夢”世界巡演,,凸顯了在湯顯祖劇目傳承方面的整體實力。浙江昆劇團借60年團慶,,也策劃了貫穿全年的演出活動,。
對話、跨界,、融合之中
求異存同
“湯莎會”主題在2016年催生了一批新創(chuàng)劇目,,其中昆曲6部,其他劇種7部,?!袄ハx記”報告評點:湯莎作品乃至湯、莎本人,,成為藝術家再創(chuàng)作,、再演繹的不盡源泉,成為文化母體的一部分,,由此,,話劇、戲曲,、音樂,、舞蹈等不同形式的舞臺新作,生生不息,。
東南大學教授徐子方去年跟進了三部“湯莎會”新創(chuàng)劇目,,江蘇省昆劇院的中英版《邯鄲夢》、根據《羅密歐與朱麗葉》故事改寫的《醉心花》,、跨界演出《當德彪西遇上杜麗娘》,。他評價,這些舞臺作品都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堅守藝術規(guī)律,,或者以湯顯祖為本體,將莎士比亞嵌入其中,;或者昆劇和莎劇演員共同演出,,跨文化對話;或者將莎士比亞名劇“漢化”,,用戲曲詮釋西方大師,。
李小菊觀察到,中國戲曲的輸出,,最早是以昆曲的名義,,2016年具體為“湯莎會”,;中國昆曲的輸出,從前永遠是《牡丹亭》,,2016年擴大到“臨川四夢”,。轉變耐人尋味,文化輸出的面目越來越具體,、清晰,。在對話、跨界,、融合之中你我交融,,求異存同,體現(xiàn)了平等對話的自覺與自信,。
新創(chuàng)劇目中社會關注度最高的昆劇是柯軍導演和主演的中英版《邯鄲夢》,。此劇以湯顯祖《邯鄲夢》為主體,糅合進莎士比亞不同劇目片段,,昆劇和莎劇部分均為原汁原味傳統(tǒng),,2016年9月在倫敦演出。關注度最高的其他劇種是茅威濤的跨界越劇《寇流蘭與杜麗娘》,,將莎劇《大將軍寇流蘭》和昆曲《牡丹亭》結合,,茅威濤一人飾兩角,媒體跟到英國深度專訪,。明星藝術家一舉一動引發(fā)關注,,被視為戲曲人的發(fā)展動向、戲曲與世界對話的代表現(xiàn)象,。
“昆蟲記” 報告指出,,有些劇目深謀遠慮,是內在的藝術生產驅動力催生了作品,,超越2016這個時間節(jié)點,,如省昆《臨川四夢湯顯祖》、徽劇《驚魂記》,,體現(xiàn)出從容的前瞻性和細致的打磨,。但大多數作品是2016年匆匆上馬,作品可傳承性有待時間檢驗,。
走出去,,更需“傳下去”
“2016年,中國人走馬燈一樣地往西方走,?!痹谖錆h大學哲學院教授、中國戲曲學會湯顯祖研究分會副會長鄒元江看來,,很多出訪,,或者所謂的探索,,沒有思路,,只是“探頭探腦,,去玩一下”。
令人尷尬的是,,90%的“湯莎會”活動中的湯顯祖肖像是錯的,。不少活動主辦方,帶著當年和湯顯祖打過筆仗的沈璟肖像去告訴英國人,,來看,,這是和你們莎士比亞一樣偉大的中國湯顯祖?!都o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從一幅以訛傳訛的畫像說起》,鄒元江不得不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了這篇以正視聽的長文,。他說,,禮敬傳統(tǒng)的第一步不是別的,就是盡可能準確地去認識我們的傳統(tǒng)面貌,,哪怕只是一幅畫像,。
對傳統(tǒng)戲曲的創(chuàng)新,南京大學專攻古典戲曲研究的教授解玉峰表示擔心,。他說,,莎士比亞研究能夠細化到莎士比亞時代的劇場票房情況,與之相比,,湯顯祖研究還十分模糊,,“我們不太清楚湯顯祖劇目在當時的演出情況。要讓湯顯祖走出去,,我們自己首先要認識清楚,。”
鄒元江則列舉,,南京和湯顯祖有21年的交集,,是湯顯祖人生中的重要地理節(jié)點。由于南京人文薈萃,,湯顯祖顯得不那么“珍貴”,,研究并未得到足夠重視。倒是浙江遂昌這樣一個小城,,卻將湯顯祖的文章做得火熱,,連中國戲曲學會湯顯祖研究分會都落戶于此。鄒元江呼吁,,盡快組建南京湯顯祖紀念學術委員會類型的組織,,深化湯顯祖的學術研究,、演藝傳承和文化推廣。
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藝術總監(jiān)柯軍表示,,江蘇省昆劇院深知劇目傳承是保持昆曲活態(tài)生存的根本,早在十年前就推出了出人出戲的“個人專場”制度,。2016年雖然已經結束,,卻又是重新出發(fā)的起點,一個以湯顯祖命名的劇場及相關平臺,,正在南京東郊醞釀設計之中,,“‘湯莎會’落幕,湯先生不能走遠,?!?王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