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為何走紅海內(nèi)外(圖)
這是一條令人驚嘆的數(shù)據(jù)鏈:0 →1 → 108萬 → 2000萬。
從幾乎零基礎,,到借力28省文博單位舉辦“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以下簡稱絲路展),到創(chuàng)造出108萬人次觀展的記錄,再到與互聯(lián)網(wǎng)上逾2000萬網(wǎng)友的互動……去年12月27日至今年4月10日在成都博物館舉辦的絲路展,,演繹了一場“現(xiàn)象級”文化盛宴:普通觀眾以走進成都博物館看展覽為新風尚;專家學者在已有關于四川作為南絲路起點的共識基礎上,,又深入討論四川與北方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的密切聯(lián)系。
絲路展為何這么火,?展覽落幕,,思考繼續(xù),。
“絲路展以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式,從國家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文化軟實力,、傳統(tǒng)文化宏揚和發(fā)展的角度,創(chuàng)新出全新的文化產(chǎn)品,,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引導了新的文化需求,,并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博物館生活方式,。”省社科院副院長李明泉認為,,絲路展是四川一次成功的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水,,為文化領域如何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求,提供了一種范例,。
無中生有“活”產(chǎn)品帶來新的文化價值
100余天進場觀眾108萬人次是什么概念,?
在國外,2015年躋身英國年度最熱展覽行列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時尚大展《亞歷山大·麥昆:野性之美》,,34.5萬人次觀展,;在國內(nèi),大型綜合博物館,,大多一年的觀眾人次在兩百萬左右,,敦煌莫高窟全年客流量被控制在一百二三十萬左右。
擁有眾多國寶的特展可免費參觀是什么概念,?
著名的大英博物館免門票,,但特展賣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雖然特展免費,,進博物館卻要買門票,。國內(nèi)博物館舉行特展,大多要單賣門票,。絲路展,,是一道罕見的免費大餐。
“這次策劃的精彩之處,,就是以天府之國四川為視角,,以此來觀察和貫通‘絲綢之路’這一名稱所蘊含的文化交流的大局面?!泵绹f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杰盛贊絲路展獨具匠心的大視野,。
鮮為人知的是,絲路展的展覽創(chuàng)意和品質(zhì)形成,,經(jīng)歷了一個“從0到100”的升華過程,,猶如變魔術般地“無中生有”,。
2012年,成都天回鎮(zhèn)老官山漢墓出土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織機模型,,由此引發(fā)了四川文博人的思考,。學界對四川作為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沒有爭議,但四川和北方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的關系,,一直沒有明確定論。
一個念頭,,在時任成都博物院院長王毅的腦海里閃過:“既然這次考古發(fā)現(xiàn)能用實物證明漢代成都就是織錦之城,,我們應該用一種什么方式來重新梳理和思考四川與絲路的關系呢?”
2015年,,這個靈感火花遇到了“燃點”,。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羅華慶在和成都博物館交流時透露,四川在“一帶一路”上有獨特的區(qū)位優(yōu)勢,,是推廣敦煌文化不可忽視的地方,,尤其是四川人為敦煌文化的保護傳承作出了杰出貢獻。
思路豁然開朗:攜手絲路沿線兄弟省(區(qū),、市),,在成都舉辦絲路文物大展。
獨特創(chuàng)意得到積極響應,,絲路沿線28個省(區(qū)、市)的72家文博單位,,拿出各自鎮(zhèn)館之寶的10%,,共計200余件套精品文物。敦煌也慷慨赴展:8個精品復原石窟再加70幅敦煌臨摹壁畫及上百件精品文物,。此外,,還有60余件來自新疆石窟與麥積山石窟的壁畫、彩塑精品,。
圍繞敦煌石窟藝術和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兩條主線,,一個高品質(zhì)的文物展成型。
王毅頗有體會地說:“文博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個要義是要提高供給質(zhì)量,,把敦煌和絲路各種靜止的文物資源以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的方式有效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活’產(chǎn)品,,令展覽有了新鮮的獨特視角,,從而產(chǎn)生了新的文化價值?!?/p>
雅俗共賞“講故事”的文物走近大眾
文物不言,,自有千秋,。
因為高度的專業(yè)性,有人形容國內(nèi)外大多數(shù)文物展是“高冷女神“——看上去很美,,但似乎距離又很遠,。
“博物館靠器物說話”,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東方部原主任朱揚明表示,,一個好的展覽,,就是要“通過文物把歷史故事和問題說清楚”。
這次絲路展,,從某種意義而言,,就是用文物來講一個四川與絲路的精彩故事,為公眾打開一幅絲路文化的絢麗畫卷,。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說,,從最初開始,就不希望把絲路展辦成一個純學術展,。它既要在高端專業(yè)小圈子里沸騰,,也要對味普通大眾的喜好。
定位明晰:宏觀層面,,展覽要論證,、明晰四川與絲路關系;微觀層面,,要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
推動絲路展成為全社會文化盛宴,省市文化部門上下求索,,精心組織各自的“引爆點”,。
展品必須要精。展出文物全部能“開口說話”,,諸如敦煌藏經(jīng)洞,、九色鹿等精品,國人耳熟能詳,。絲路沿線的展品則幾乎全是真品真身:如小學課本里的越王勾踐劍,、故宮博物院的館藏珍寶鎏金銅斛等。它們都是國寶,,既有價值“看頭”,,又有傳奇故事流傳。
高端必須要專,。展覽期間,,共舉辦22場“絲路之魂”系列學術講座,涉及絲路的歷史地理,、繪畫藝術,、文化人物等,。其中請來觀眾熟悉的名人,如“敦煌女兒”樊錦詩,、知名敦煌學專家項楚等,。這些集中優(yōu)勢資源的高水平講座,最大化向觀眾釋放此次展覽的學術影響力——現(xiàn)場參與累計7700人次,,講座預約名額放出后都在瞬間被一搶而空,。
成都博物館宣傳營銷部主任肖飛舸說,絲路展的意義不僅在于藏品展示和學術研究,,更在于能利用其資源為大眾服務,。
除常規(guī)官微預約門票、免費享用語音講解,、專家現(xiàn)場定時講解等措施外,,組織方還打出“組合拳”,策劃設計了一批高水準的文化配套服務,,使得大展參與性十足,。
博物館推出“夢回唐朝——敦煌唐朝服飾親子互動體驗活動”等46場專場社教活動,生動展示敦煌之美,,激發(fā)參與興趣,。今春成都一些中小學的“開學第一課”,也以觀展的方式進行,。
李明泉認為,,絲路展無論是四川與絲路的展覽主題,還是用文物來論證絲路輝煌的展陳方式,,都是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積極實踐,,它不是低端文化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和供給,而是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博物館生活方式,。
不少觀眾用“感動”“震撼”這樣的詞來表述自己的感受。成都市民孫萍專門在觀展之余去聽了七八場講座,,“它們?yōu)槲掖蜷_了一扇了解世界文化遺產(chǎn)敦煌,,以及古老絲綢之路的一扇窗。感覺比上大學還有收獲,?!?/p>
凝智聚力厘清四川在“一帶一路”的地位
4月8日,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在成都舉行,。這個云集國內(nèi)外90多名歷史,、考古、藝術,、文博等領域?qū)<业氖?,成為絲路展壓軸之作,。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達成《成都共識》,,從學術上厘清了天府之國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四川是中華絲綢文明起源地之一,。四川作為絲綢之路交匯點、樞紐地,,具有獨特功能和重要價值,。巴蜀文化在與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方面作出了獨特貢獻。
中國史學會原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著名歷史學家張海鵬認為,北方絲綢之路上的絲綢主要來自四川,,“僅此一點,,四川在絲路上的戰(zhàn)略地位就無可懷疑?!?/p>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表示,四川在絲路上的地位“以前研究和宣傳不夠,,讓人覺得似乎關系不大,。”通過展覽和研討會,,可以“讓公眾充分認識到四川在絲路上是重要存在”,。
這正是絲路展的策劃初心,已成功抵達彼岸,。
“絲路展告訴今天的四川人,,我們的祖先早在幾千年前就已走出盆地,對生活充滿高遠追求,,渴望與世界聯(lián)系,。今天的四川人,還有什么理由不走出去,,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的發(fā)展中,!”李明泉激情抒懷。
大展落幕,,四川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的步伐正在提速,。(王代林 吳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