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祭月,、拜兔爺……中秋節(jié)習俗知多少,?
中新網(wǎng)北京10月4日電(上官云)今天是中秋節(jié),,也是中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彩燈,、月餅……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歡樂祥和氛圍,。其實,早在魏晉時期,,民間就出現(xiàn)了中秋賞月的活動,,到了宋朝,夜市還會通宵營業(yè),,游人絡繹不絕,。
中秋恰逢秋收,新谷登場,、新酒上市……飲食可謂非常豐富,。這其中當然少不了月餅的身影。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于中秋節(jié)所食,。據(jù)說吃月餅的習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時傳到民間,,只是當時還不叫“月餅”,,而是俗稱“小餅”和“月團”。
發(fā)展至明朝,,月餅成為中秋節(jié)節(jié)令食品,,這一習俗也在民間徹底流傳開來。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做成圖案印在月餅上,,更加惹人喜愛。
到了清朝,,月餅的制作技巧越來越高,。《隨園食單》記載“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讀來令人垂涎欲滴。
而且,,如江南一些地方還有“卜狀元”的習俗,。簡單說來,就是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放,,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后全家人擲骰子,,按照點數(shù)大小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取相應的月餅吃掉,其樂融融,。
除了吃月餅以外,,中秋節(jié)的習俗還有祭月、拜月,、賞月,、燃燈等。民俗專家蕭放解釋,,拜月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宋代以后開始流行,至于具體的儀式,,一般是到了農歷八月十五晚上,,人們在家里或者戶外擺上“月神”牌位,然后放好瓜果梨桃、月餅等供品,,然后進行叩拜,,祈求福佑。
“那個時候,,男女拜月的愿望不一樣,。男子一般希望科舉考試能取得好功名,女子則希望能夠擁有美麗容顏,?!笔挿耪f,隨著習俗演變,,明清以后才有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由于地域原因,,以拜月賞月為中心,,各地中秋風俗也形成了不同的特色。過去在北京,,“兔爺”可算是過中秋的標配,。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這么描寫過:“臉蛋上沒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畫了一條細線,,紅的,,上了油;兩個細長白耳朵上淡淡地描著點淺紅,;這樣,,小兔的臉上就帶出一種英俊的樣子,倒好像是兔兒中的黃天霸似的,?!?不止孩子們喜歡,大人也會拜拜兔爺求個吉利,。
古代,,在浙江一帶,觀潮算得上是中秋時的一件盛事,,據(jù)說,,“中秋觀潮”早在枚乘的《七發(fā)》中已有所記載,宋代大詩人蘇軾創(chuàng)作的《八月十五看潮》詩中也寫道:“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可知此風俗由來以久,。
“中秋節(jié)南北地區(qū)習俗差異不大,,北方偏重親人團聚,南方戶外活動比較多,?!笔挿耪f,,除了拜月,、賞月之外,較為典型的民俗活動還有燒寶塔燈,、放孔明燈,,偷月亮菜等,一家人會在中秋當天團圓飲酒,、吃新米飯,,“此時,未來女婿上門送禮提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