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學中醫(yī)的華裔三姐妹:我們在對方身上練“扎針”
視頻:【華裔青年說】在北京學中醫(yī)的馬來西亞華裔三姐妹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華裔青年說|在北京學中醫(yī)的華裔三姐妹:我們在對方身上練“扎針”
生于英國,,成長于馬來西亞,,卻都選擇到北京學習中醫(yī),;
不僅會鋼琴,、水墨畫、武術等“熱才藝”,,還會彈“小眾”中國樂器——柳琴,;
本期“華裔青年說”,來自馬來西亞的呂家三姐妹分享了她們的成長故事。
呂純晶:29歲,,本科畢業(yè)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專業(yè),,碩士畢業(yè)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針灸推拿專業(yè)。如今在馬來西亞開設中醫(yī)診所,。
呂彥:26歲,,本科畢業(yè)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專業(yè),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針灸推拿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讀,擅長柳琴,、鋼琴,。
呂純華:22歲,,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專業(yè)本科在讀,,擅長水墨畫、柳琴,、鋼琴,同時還有一定的新媒體撰文及運營能力,。
以下為三姐妹的講述:
Q:為什么會學習中醫(yī)?
呂純晶:我學習中醫(yī)是機緣巧合,,有次我和媽媽去中國臺灣旅游,,遇到了我的表舅,他在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習,。旅游期間,,我媽媽突然生病,表舅用針灸給我媽媽治療,,這件事對我影響很大,,讓我決定學習中醫(yī),并在碩士時選擇了針灸推拿方向,。
呂彥,、呂純華:我們選擇學中醫(yī)是受到姐姐的影響,姐姐在北京讀書時經(jīng)常跟我們視頻,,跟我們聊她在北京的生活,、中醫(yī)課程等,讓我們對北京和中醫(yī)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后來我們就決定跟隨姐姐的腳步,,前往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中醫(yī)。
Q:學習中醫(yī)的過程中,發(fā)生過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呂純晶:在北中醫(yī)讀研究生時,,有次一個課程的期末考試與民樂團專場演出有時間沖突,。我就提前了一段時間開始準備考試,同時安排時間練琴并參加排練,,特別是臨近演出時的額外排練,。考試那天我提前交卷,,趕上了校車前往延慶演出,。最后不僅演出成功,考試成績也很理想,。
呂彥:剛上大一時,,有一次吃多了生豆腐,半夜因消化不良而胃疼,。姐姐就說給我扎針試一試(那時她剛開始學習針灸),。我向來都很害怕被針刺,硬是不肯,,覺得忍忍就過去了,,但是胃疼了很久沒有緩解,于是姐姐不管我的“抗議”,,直接就準備給我扎針,。結果我一看見她手里的針,嚇得胃立即不疼了,,就趕快跟她說,,避免了自己受“皮肉之苦”。中醫(yī)有一句話叫“恐則氣下”,,當時親身體會了這句話的含義,。
Q:平時你們是怎么練習針灸的?
呂純晶: 學習針灸時,,學生們一般是先在自己的身上練習扎針然后再互相練習。但是我的“第一針”是扎在一位男同學身上,。他自告奮勇被我扎,,經(jīng)過再三確定并告知他我是第一次下針后,我就在他的身上扎下了我的第一枚針,。
呂純華:我們三姐妹都學習中醫(yī),,大姐和二姐碩士都讀的針灸推拿專業(yè),所以我們在練習時就比較方便,,可以相互在對方身上練習。
Q:在北京生活和學習的時候,,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情嗎,?
呂純晶、呂彥:在北京時,,有一次我們想煮酸辣湯,,就去市場買食材。因為是第一次做,,便向市場阿姨們請教具體做法及所需食材,,沒想到阿姨們也都沒做過,但她們都非常熱心,,塞給我們很多菜,,其中有各種辣椒。煮湯的時候每種辣椒我們都放了一點,,吃完后不久就“上火”感冒了,,真是難忘的“事故”?。?/p>
呂純華:有一次我報名參加了學校園游會,,賣馬來西亞的美食,。我姐姐們也一同加入,我們趕著做出了特色七層糕和辣醬,。結果沒想到我們的糕點能那么受歡迎,,在園游會開始后半小時內就售完了!我印象最深的一位顧客,,他原來想跟我們商量降價,,但還是按原價買了一回,他之后還拉著朋友回來又買了一次,。這讓我們很高興,,覺得是對我們的肯定。
Q:為什么會選擇學習柳琴,?
(熱知識:柳琴:彈弦樂器,。又稱柳葉琴、金剛腿,、土琵琶,。中國傳統(tǒng)樂器。)
呂純晶:當時會學習民樂主要是因為學校要求,,小學三年級時,,學校要求每個學生都選擇一項課外課程。選擇柳琴則是碰巧,,我本來想學揚琴,,但當時中文不太好,把柳琴看成了揚琴,,就誤打誤撞學了柳琴,。
呂彥:我和小妹學習柳琴主要是受到姐姐的影響,。不過我們彈琴的風格不同。大姐擅長彈奏抒情的曲子,,情感表達力好,;我喜歡充滿激情和戲劇性的歌曲,一彈則讓大家感受到奔放的旋律,;小妹更傾向于輕快活潑的曲子,,彈琴時常常讓人有一股想蹦蹦跳跳的感覺,還會靈活地給旋律配音,。這種風格同時也體現(xiàn)在了鋼琴演奏方面,。
Q:可以分享一兩個學習柳琴的故事嗎?
呂純晶:高中時,,我當了柳琴樂器組長。有一個任務是在排練前幫組員們調好琴,,一共有6把,。我對調琴一直有些陰影,因調不好弦容易斷,,還可能被斷弦刮傷出血,。一段時間后,我逐漸克服了恐懼感,,調琴也越來越熟練,。
呂彥:高中的時候,老師在樂團演奏會里給我安排了一項獨奏節(jié)目,。平時排練都很順利,,沒想到在正式演出時,我才演奏了一半,,琴弦全松了,,沒法繼續(xù)彈下去,。不過老師曾經(jīng)說過:臺上出狀況時,最重要是不能慌,,要保持冷靜并學會變通,。所以盡管曲子彈不了了,我還是即興演奏了一下,,然后提前結束獨奏,。
呂純華:彈柳琴時需要手持一片類似吉他的撥片。中學時,,我加入了學校的民樂團,,有一次在學校的晚會上,我們表演多首合奏曲,。然而在彈奏著第一首曲子時我的撥片就掉了,,我也不可能去找。由于麥克風是正對著我的,,所以當時我就慌了,。這時,坐在我旁邊的隊友發(fā)現(xiàn)我的狀態(tài)不對,,知道問題后就在曲子間隙中直接把她的撥片塞給我了,,最后我成功地完成了表演,我至今非常感謝她那晚的幫助,。
Q:從英國到馬來西亞再到中國,,文化差異巨大,如何適應這種轉變的呢,?有哪些差異讓你印象深刻,?
呂純晶:對我來說,當我7歲從英國來到馬來西亞后,,語言成了一個很大的障礙,。在英國的時候,,我學習中使用的都是英語,雖然在家會說漢語,,但是在閱讀,、寫作等方面非常不熟練。到了馬來西亞后,,我入讀了華文學校,,老師都使用漢語教學,這些對我來說是挺大的挑戰(zhàn),。另外,,我在英國的學校學習時沒有考試,到馬來西亞后學??荚嚭茴l繁,,這也增加了我的學習壓力。不過,,經(jīng)過了一番努力,,我很快就跟上了節(jié)奏,適應了馬來西亞的學習和生活,。
雖然我在英國出生及上學,,但從小父母都堅持一定和我說漢語,因此我自小就形成了和外國人說英語,,和華人說漢語的模式,。但有些華人不會說漢語,就和我說英語,。這時我就會非常不解地問媽媽,,為什么他們和我長得一樣但是不會說我們的話呢?后來長大了我才逐漸理解了,,不是每一位在海外的華人都有機會接觸中華文化,,我很幸運,我的父母對此很重視,,并給予我們相關的條件來學習。
呂彥: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不過各民族之間的相處都很和睦,。比如每個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同,,每到這些節(jié)日,馬來西亞都是全國統(tǒng)一放假的,,大家一起開心地慶祝,,品嘗各式美食。馬來西亞雖然華人多, 但到底還是外國,,中國傳統(tǒng)武術在馬來西亞沒有在中國那么普及,。在北京時,我發(fā)現(xiàn)公園里經(jīng)常有人在練太極,,這在馬來西亞是較少看見的,,甚至還有的人不認識這類中國傳統(tǒng)武術。
Q:對于未來, 你有哪些規(guī)劃和期盼?
呂純晶:我希望把中醫(yī)診所經(jīng)營好,,把中醫(yī)發(fā)揚光大,,馬來西亞人民對中醫(yī)的了解還是不夠多,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夠讓大家更加相信中醫(yī),、接受中醫(yī)。
呂彥:我的計劃就是畢業(yè)回馬來西亞,,從事中醫(yī)方面的工作,,不過我同時也想要學一些別的業(yè)余愛好類課程,比如小提琴、瑜伽等,。
呂純華:目前,,我首先是要完成本科的學業(yè)。之后,,我想要像姐姐們一樣繼續(xù)攻讀碩士學位,。
(稿件來源: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ID:qiaowangzhongguo,,視頻及圖片來源:受訪者 編輯:戴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