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出境游,,給自己辦張文化簽證
2014年11月22日,習近平主席訪問斐濟期間,,中斐簽署了互免簽證諒解備忘錄,。在經(jīng)過雙方各自籌備后,,備忘錄于2015年3月14日正式生效,。根據(jù)備忘錄,中國公民持外交,、公務,、公務普通、普通護照中的任何一種都可以到斐濟進行不超過30天的旅游,、商務等活動,,無需申辦簽證。羊年伊始,,中國護照的“含金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不過可能有人會說,斐濟本來就是給我落地簽待遇的國家,,免除一份簽證費對于赴斐旅游的高額費用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一份兩國政府間的免簽備忘錄似乎還不如航空公司或酒店的折扣來得實惠。
賬似乎不是這么算的,。簽證是一個國家的主權(quán),,既然可以單方面給你落地簽甚至免簽待遇,也就意味著隨時可以取消相關待遇,,甚至設立很高門檻的入境條件,。而備忘錄的簽署,實際上是用雙邊制度的形式固化了雙方公民的入境便利,,克服和避免了隨意性,。
也就是說,免簽待遇不是說改就可以改的,。如果因某種特殊情形需要更改,,任何一方都需要履行必要程序,給另一方留足適應時間,。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同我國達成各種各樣的人員往來便利化安排,大家切實感受到持中國護照出行越來越方便了,。這些便利歸根到底是近年來中國樹立起來的良好國家和國民形象的結(jié)果,。中國國家實力日益強大,國民生活日益富足,,所以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與中國深化交往,。同樣,人家是不是愿意一直和我們保持暢通便利,、互利互惠的交往渠道,?中國人是否能繼續(xù)越來越多地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關鍵還是取決于每一位國人用實際行動樹立起怎樣的國家和國民形象,。就拿斐濟來說,,畢竟來華的斐濟人并不多,,熱情樸實的斐濟人民是通過赴斐的中國人來了解中國形象的。
文明出行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問題,。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使很多國人潛意識中有一種“大文化”的任性:“我在國內(nèi)怎么怎么樣” “我是來消費的,,就得按我說的辦”“國內(nèi)都沒人管我,,你憑什么管我?”等等,。到了異國他鄉(xiāng),,總覺得要用自己的習慣和文化壓倒對方的習慣和文化,久而久之,,往往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2014年9月,習主席訪問馬爾代夫時幽默地說:“要教育我們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講文明,。礦泉水瓶子不要亂扔,,不要去破壞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當?shù)睾ur,。”實際上是深入淺出地說明入鄉(xiāng)隨俗的道理,。文化不分大小,,中華文化的偉大恰恰在于她的包容性。
國家有邊界,,入境時可以免簽,。文化沒有邊界,但出行時別忘了自己給自己辦一張文化的簽證,,時時提醒自己,,文明出行,彼此尊重,。(閆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