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荊州4月13日電 題:楚式漆器綻華彩 東方之美貫春秋
中新社記者 梁婷
近日,,在湖北荊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工作坊內,55歲的鄒傳志手持毛筆,,正仔細為作品浮雕蟠蛇漆卮髹漆。卮為古代盛酒或飲水的杯子,,這件作品原型為荊州楚墓出土漆器文物,。鄒傳志介紹,,后續(xù)經(jīng)彩繪、描金等工序后便可完工交付,。
湖北是中國大漆藝術的重要發(fā)源地,。2500年前,以湖北為中心的楚國漆器被公認為“漆器工藝的高峰”,,這項技藝在湖北傳承至今,。2011年,“楚式漆器髹飾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髹飾,,即用漆漆物。古人將漆液涂在木器或陶器上,,形成最早的漆器,。鄒傳志介紹,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人運用加熱法,,對天然漆進行脫水,去除生漆水分,,生產(chǎn)出推光漆,,后加入熬制植物油,研制出“油性大漆”,,并調制出紅,、黃、金,、銀等彩漆,。
楚人崇鳳尚赤,楚式漆器造型夸張奇異,,紋飾多彩靈動,,色彩瑰麗,風格神秘,?!俺狡崞髦v究三分雕,七分彩,?!编u傳志介紹,髹漆通常以黑漆為底,外以紅,、黃,、金等色加以繪飾,線條曲折縈回,、流暢不滯,。
工作室內,楚式漆器典型代表虎座鳥架鼓,,引吭高歌的鳳鳥立于虎背之上,,通體髹飾黑漆,紅,、黃,、金色彩繪而成的虎斑卷云紋、鳥云紋,,盡顯楚式浪漫,。
“漆器制作依手工而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是時間的藝術?!编u傳志介紹,,制作包含了造型、雕刻,、打磨,、刮灰、補灰,、上漆,、繪畫、描金等多道工序,,溫度,、濕度要控制在最佳水平,需因時因地靈活調整,,一件作品少則用時4個月,,多則幾年才能完成。
“作為楚文化的鮮明符號,,楚式漆器也被稱為‘永不褪色的東方之美’,。”長江大學人文與新媒體學院副院長,、教授李征宇表示,,天然大漆耐腐蝕,、耐高溫,許多漆器歷經(jīng)千年,,依舊光彩奪目,。楚式漆器有多種胎質及裝飾技法,形成特有的髹漆文化,。這些工藝一度流傳至亞歐等地區(qū),,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之一。
“楚國漆木器品種之繁,、數(shù)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遠超同時期中原各國,?!鼻G州博物館副館長李亮介紹,1949年以來,,中國出土的戰(zhàn)國漆器,,90%以上出自楚國境內。戰(zhàn)國時期,,漆器逐漸成為生活用具的主角,。
“漆器自古就是實用與藝術的完美結合?!痹卩u傳志看來,,傳承漆藝,需在保留其傳統(tǒng)工藝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與現(xiàn)代審美、使用需求結合,,找到它們與日常生活的關聯(lián),。
他展示了自己設計的“曲水流觴”茶具,其采用脫胎技藝,,器壁彩繪士大夫郊游場景,,器蓋所刻紅黑相間水波紋,上置三件精致小巧的紫砂耳杯,,造型古樸不失靈動,。“這套茶具已接到多批訂單,?!编u傳志說。
在他的工作室,融合楚式漆器髹飾技藝的皮包等配飾,,展現(xiàn)中式柔和之美,;項鏈、胸針等飾品,,流光溢彩,;“蟬形硯”等文房用品,構思精妙,;與動漫“跨界搭檔”的手辦,,則洋溢著青春時尚氣息。
近年來,,鄒傳志的作品被海內外多家機構收藏,,有海外客商慕名前來訂購漆器。他還受邀赴俄羅斯,、德國,、日本等國家參加漆藝文化交流。
“期待未來看到漆器更多‘無限可能’,?!痹谒磥恚袊崞髟c絲綢,、瓷器一道,,成為世界了解中華文化的載體。如今,,有科技與創(chuàng)意元素加入,,更應有這份自信,。(完)
文化教育頻道精選:
-
2025年4月15日 13:52:15
-
2025年4月15日 11:24:30
-
2025年4月15日 11:05:53
-
2025年4月15日 10:16:23
-
2025年4月14日 22:21:48
-
2025年4月14日 13:27:12
-
2025年4月14日 11:15:26
-
2025年4月14日 09:52:39
- 華人故事|“海產(chǎn)大王”煉成記
- 中國文旅部為何對赴美中國游客發(fā)布風險提示?外交部回應
- 【這個城市有點潮】張家界:何必等看“秋天的落葉”,?三千奇峰正繪就水墨畫卷
- 韓國總統(tǒng)選戰(zhàn)打響,!爭奪激烈,誰會笑到最后,?|國際識局
- 【小新的Vlog】且聽星“吟”:小新探館看人類如何“觸摸星辰”
- 中方與歐盟,、東盟討論應對美國“對等關稅”
- 香港培僑中學與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分校共上國安課
- (僑鄉(xiāng)新貌)海南僑鄉(xiāng)小鎮(zhèn)咖啡香飄世界
- 東西問丨崔世昌:華商聚首如何成為觀察中國與世界互動的窗口?
- 中國教育部發(fā)布留學預警:赴美有關州學習時做好安全風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