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wǎng)消息: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3月18日刊發(fā)一則社論稱,新加坡推行30年的講華語運動造成了兩個明顯的發(fā)展趨勢,,即華語在家庭中已經取代了方言,,英語作為家庭用語已經迅速超越華語,。文章呼吁要扭轉新加坡華人家庭講英語的趨勢,,使華語成為華族家庭主要用語。
全文摘錄如下:
新加坡以英語為主的大環(huán)境,,為英語學習者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要掌握英語不成問題。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庭講英語,,要學好華語就成了大問題。所以,,今天講華語運動面對的主要挑戰(zhàn),,并不是華語與方言的抗爭,而是要扭轉華人家庭講英語的趨勢,。
3月17日,,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為進入第30個年頭的講華語運動主持推展儀式時,開宗明義如是說,。
回顧30年的講華語運動,,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兩個明顯的發(fā)展趨勢。一個是華語已經在家庭中取代了方言,,這是華語運動取得成功的最具體說明,;另一個則是英語作為家庭用語已經迅速超越華語,這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也是講華語運動當下所面對的最大挑戰(zhàn):要如何收復華語在華人家庭中所失去的陣地,?
李資政所引述的華族小一生主要家庭用語統(tǒng)計圖表(1980至2009)清楚顯示,方言從1990年代開始就已經近乎完全沒落,,華語在1980年代末期達到高峰,,形勢看來一片大好,但是,,進入90年代,,也開始緩慢地走下坡。2004年左右是一個家庭語言發(fā)展的重要分水嶺,,華語英語平分秋色,。但接下來,華語的優(yōu)勢就開始讓位給英語,,兩種家庭語的發(fā)展形成了剪刀差,,英語顯著上升,華語則明顯下降,。
正如《聯(lián)合早報》3月9日在社論中所指出的,,值得我們關注的語言趨勢之一,是越來越多的華族年輕家長在家里和孩子講英語,英語成了主要的家庭語言,,這也形成不少孩子學習母語的心理障礙,。
其實,早在2004年,,李資政已經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在那一年的講華語運動推展儀式上,資政向年輕華族家長發(fā)出了這樣的熱切呼吁:“我們必須扭轉這種英語取代華語成為家庭主要用語的趨勢,。我對家長們的勸告是你們必須幫助孩子,,讓他們盡可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達到最高的英文和華文水平�,!薄拔乙獎裾堉v英語及受英文教育的家長,,如果你會講華語,請跟你們的年幼孩子講華語,。如果要轉用英語,,應該等到他們十四五歲,華文基礎已鞏固時才這么做,�,!�
很可惜的,也很令人遺憾的是,,過去5年來的講華語運動并沒有起到挽狂瀾于既倒的作用,,不但收不回前此華語在年輕華族家庭中所失去的陣地,也無法止住華語節(jié)節(jié)敗退的頹勢,。把扭轉華人家庭講英語趨勢的責任全寄托在推廣華語理事會身上是不公平的,,但過去幾年來的發(fā)展趨勢說明,理事會有必要對推廣華語的策略進行全面和深入的重新思考,。華語在華人家庭中所出現(xiàn)的頹勢,,更須及時引起華社的普遍關注和警惕,并集思廣益,,同心協(xié)力,,謀求有效的對策。
無可否認,,華語所面對的發(fā)展的主要“阻力”之一,,是英語的強勢。但是,,英語又是我們生存之必需,,是各族共通語,大專教學用語,,行政用語和主要國際商業(yè)用語,,這種強勢是不可擋的,。我們必須做的,是防止英語在華人家庭中逐漸地擠掉華語,。不用說,,這是艱巨的工作,但也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任務,。否則,,華語要作為華人母語的努力就要以失敗告終,,而長遠來說,華人也將失掉身份的認同和文化的根本,。
事實說明,,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是不夠的,要使華語成為華族家庭主要用語的推動力度也是不足夠的,。在今年的講華語運動上,,李資政再次呼吁年輕家長,在孩子年幼階段,,就和孩子說華語,,為孩子奠下學習華語的良好基礎。我們希望這個呼吁能成為政府與華社合力推廣華語的一個新起點,。步入30年的講華語運動可以說正處在一個緊要的關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單純的喊話,、呼吁顯然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要扭轉華人家庭講英語的趨勢,需要華社集中資源,、全情投入,、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