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奇特元宵節(jié)習(xí)俗:黑衣壯元宵吃粽子
廣東德慶元宵:炮仗攻獅子
又是一年元宵時,,廣東德慶人歡天喜地“鬧”元宵。除了去龍母廟祭拜龍母祈求吉祥外,,“舞獅采青“也是必不可少的慶?;顒印Ec別的地方不同的是,,德慶“炮仗攻獅子”的舞獅游戲顯得更熱鬧,,更刺激。
元宵節(jié)這天的德慶街道人山人海,,鞭炮聲聲,,處處都能見到舞獅的熱鬧場景?!芭谡坦オ{子”就是在嗩吶,、鑼鼓聲中,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攻獅者將點燃的炮竹密集地扔向舞獅者身上,,令周圍“爆響”,令獅子“扎扎跳”,。由于“恭”與“攻”諧音,,因此,也可稱之為炮竹“恭”獅子,,以示“恭敬”之意,。同樣的,舞獅者一頭一尾二人要配合默契,,既要舞出獅子的精氣神與喜慶勁,,更要忍受長達(dá)幾小時炮竹的“狂轟亂炸”,避免獅子前后“受敵”,,因此,,這是勇敢者的游戲,也是門技術(shù)活,。當(dāng)然了,,舞獅者忍受時間越長,回報率也越高,。
攻獅子者戴上手套,、口罩,、帽子等防護(hù)裝備,手拿燃香,,點燃一串串開好引子的炮竹扔向獅子,。兩方的人數(shù)對比懸殊,炮雨中,,舞獅者卻毫不畏懼,,也不躲閃,只是敏捷地走著步子,,任其轟炸,。這悲壯的獅子,這份勇敢令人敬佩,,這一攻一防,,攻得猛烈,防得精彩,。如果獅頭已經(jīng)被炸得破了相,,則需要更換新的獅頭繼續(xù)鏖戰(zhàn)。隨著氣氛進(jìn)入高潮,,現(xiàn)場人群也被這炮竹聲給點燃了,,喝彩、歡笑,、驚叫,,伴著振聾欲聾的鞭炮聲,將“鬧”和喜慶推向頂點,。幾個小時后,,游戲結(jié)束,地上留下一片碎紅,,獅頭也被炸得破爛不堪,,可越是這樣越喜慶。舞獅者的勇敢付出也收到了豐厚的回報,。
據(jù)史料記載,,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德慶民間就有了以鞭炮攻獅子祈求新年好運(yùn),、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習(xí)俗,。德慶人喜愛舞獅,視獅子為吉祥物,,認(rèn)為雄獅是獸中之王能鎮(zhèn)妖驅(qū)邪,、送福氣吉祥。因此,每逢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希望醒獅前來拜年賀歲,。人們用炮聲相迎相送,有錢人出錢,,通過“炮仗攻獅子”活動,,與獅同樂,除災(zāi)避禍,。這個游戲也有種暗示,,既然都能用炮竹戰(zhàn)勝獸中之王,那么,,我們豈不是比獅子更健康,,更有福氣。
“炮仗攻獅子”比的是勇氣與智慧,,炸出的是喜慶與吉祥。千年的文化積淀,,對文化民俗的守望與傳承,,更讓其散發(fā)奪目光彩。(張幫俊)
黑衣壯“偷青”迎元宵
去年元宵節(jié),,我跟隨來城打工的壯族姑娘阿鳳去了她的老家過節(jié),。
她的家在廣西與云南邊鄰的那坡縣,出發(fā)之前,,她特意換上了嶄新的民族服裝,,大圍裙、大頭巾選用的都是黑色,,這一身黑著實讓我有些奇怪,。我問她:“難道你們那邊的人都是這樣?”她笑道:“當(dāng)然了,,我們是黑衣壯嘛,!” 聽她介紹我才知道,黑衣壯以黑色為美,,以黑色作為族群的標(biāo)記,。黑衣壯是廣西壯族的一個支系,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戰(zhàn)亂來到深山老林,,因此保留著古老的文化習(xí)俗,。
一路風(fēng)塵來到她的家,她的家人熱情地歡迎我的到來,。在她家,,我見一位老者正在忙碌著,問了阿鳳才知道,,老人準(zhǔn)備要“放飛箭”,,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放炮,,寓意將不好的、晦氣的事都趕走,。每年元宵節(jié)都由寨里德高望重的寨老舉行這項活動,,今年挑到了阿鳳家。
只有“放飛箭”結(jié)束后,,全家人才可以從屋里出來,,并且,每家都要派出一男一女去“燒頭香,、挑新水”,。男孩燒香,女孩挑水,,這是他們一代代人傳下來的規(guī)矩,。山上有水池,誰第一個挑到水,,寓意得到了好運(yùn)氣,。黑衣壯人對水、魚心懷敬仰之情,,這表現(xiàn)在女人佩戴的銀項圈上有魚的圖案,,雙魚對吻銀項圈是黑衣壯婦女婚嫁時必備之物。
“偷菜了,!”幾個孩子來到阿鳳家的菜園里的大呼小叫,,摘著他們家的白菜。阿鳳家人并不阻攔,,而且還給他們換新鮮的菜,。原來,這是黑衣壯元宵節(jié)的一個習(xí)俗,,在這里不叫“偷菜”,,而是叫“偷青”。據(jù)說,,偷菜的人要是被發(fā)現(xiàn)了,,就會給被偷人家?guī)砗眠\(yùn)。這“偷青”也有規(guī)定,,偷來的菜不能存放過夜,,不能帶進(jìn)屋,而且只能偷白菜,。 阿鳳的哥哥阿光去菜市場了,,他要去選幾樣見面禮,因為他要帶女朋友回家過節(jié)。這豬肉,、雞,、粽子、糖果都是去女朋家上門的禮物,。如果女方家同意,,男孩就可以帶她回家,過完節(jié)后,,男方就可以上門提親了,。元宵節(jié)這天,青年男女會用對山歌,、拋繡球的方式來定情,,用古老的習(xí)俗來尋找屬于自己的愛情。
元宵飯上,,我沒有見到元宵,,阿鳳說他們黑衣壯元宵節(jié)吃粽子,元宵只有冬至吃,。元宵節(jié)吃粽子我倒是第一回見,,“十里不同風(fēng),百里不同俗”,,想必這是黑衣壯獨特的節(jié)日文化。不過,,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團(tuán)團(tuán)圓圓,這才是元宵節(jié)的內(nèi)涵,。
大山深處過的元宵節(jié),,感受的是黑衣壯人的純樸與好客,以及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祖先那份虔誠感恩之心,。
福建長汀元宵“打菩薩”
元宵節(jié),各地的風(fēng)俗不一,,有的舞獅慶祝,,有的地方吃元宵,而福建長汀,,則有一項鮮為人知的元宵民俗“打菩薩”,。
菩薩是神明,都爭著拜,,怎么還打它,?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但千真萬確,長汀人元宵不僅真打菩薩,,而且“下手”非常狠,。在漁溪村,見一些村民正在做打菩薩的準(zhǔn)備工作,。有人正拿著土銃,,這土銃相當(dāng)于禮炮,是抬菩薩時開路用的,。而菩薩轎里坐著的則是菩薩,,有幾尊菩薩就有幾個轎子。
令人奇怪的是,,正轎里坐著的不是菩薩像,,而是一塊石頭用紅布條牢牢綁定在轎子里的木椅上。一問才知,,敢情這石頭才是今天的主角,,它在這里不叫“石頭”,而是稱為“石菩薩”,。這塊石頭據(jù)說已經(jīng)有三四百年的歷史的,,它被長汀漁溪村人奉若神明。相傳,,這塊石頭很有靈氣,,不可得罪,否則會遭受懲罰,。至于后來為何演變成“打菩薩”的儀式,,村里有種說法是認(rèn)為這石頭不安份,每年都會“跑”,,村里人要“留”它,,只好用扎彩的長竹竿打,連拉帶壓,,用意是極力挽留,。而且,打得越暴力,,這石菩薩越高興,,簡直有些“受虐狂”。
打菩薩所用的道具是一根根重達(dá)幾十斤的長竹竿,,這些竹竿得是從竹林砍伐下來的新鮮竹竿,。將削下來的竹枝一一用大紅布條、布帶綁扎在竹竿前端部分,,頂端用紅布包扎結(jié)實,,防止打菩薩過程中竹枝脫落,。打菩薩的竹竿之所以要連帶竹枝、竹葉,,是取“開枝散葉”的添丁寓意,。打菩薩分為攻防兩方,攻方為手持竹竿之人,,多為十八歲下的處男,,而守方則是抬菩薩的四位勇士,由于人數(shù)上的限制,,因此,,他們的選擇也是精中求精,參選之人必須是身體強(qiáng)壯且已婚且有生育男孩者,。且在打菩薩前要沐浴更衣,,以示對菩薩的虔誠。
土銃聲響,,鑼鼓聲中,,最熱鬧精彩的“打菩薩”上演了。十幾位年輕后生手拿長竹竿拼命敲打菩薩,,還有的用力擠壓推搡,。而四位守菩薩勇士則要拼命護(hù)住菩薩,還要抬著菩薩往前走,。這一攻一守,,那陣勢頗有些“橄欖球”的味道,其慘烈程度猶如肉搏戰(zhàn),。有些人跌倒后又迅速爬起來沖上去,。雙方打得非常激烈,旁邊圍觀的村民都一個個笑呵呵地,,并沒有人來拉架。不要指責(zé)人家袖手旁觀,,人家期望的就是這個效果,,越打越刺激、越喜慶,,就越能寓意新年一帆風(fēng)順,、五谷豐登。有時玩得有些過火,,可雙方都不會不高興,,因為,在他們看來,,“打菩薩”就得這樣,,太斯文了沒勁,!(馬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