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之機 七旬華僑老人首次返鄉(xiāng)尋根
中新社福州9月11日電 題:借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之機 七旬華僑老人首次返鄉(xiāng)尋根
作者 閆旭
拿著15年前的一封家書,白發(fā)蒼蒼的薛永祥老先生用酒店房間的座機電話,,撥通了信紙上留下的號碼,。
“后天我要到你那里去,,如果方便的話請你到福州來接我行不行,。”——如果電話撥通,,薛永福會這樣說,。但是電話那頭傳來的提示音說,“您所撥打的電話是空號,?!?/p>
薛永祥要打給的是在福清的堂兄弟薛永發(fā)。15年前,,薛永發(fā)想送兒子到日本讀大學,,寫了一封信請在日本的薛永祥幫忙。當時薛永祥回信說,,到日本讀大學太辛苦,,建議在國內大學畢業(yè)后再來日本讀研究生,薛永發(fā)又回了一封信,,之后就沒有了聯系,,只留下一行10位數的電話號碼。
薛永祥和薛永發(fā)沒有見過面,,信是用日文寫的,。薛永祥猜想,對方可能是找懂日文的人代寫的,。信封和信紙至今干凈平整,,顯然薛永祥一直小心珍視、妥善保存,。
信封里還有幾張薛永發(fā)一家的照片,,帶著15年前的這封信,和父親年輕時的一張黑白照片,,薛永祥明天將在友人的陪伴下第一次踏上父母的故鄉(xiāng)福清,,尋找從未見過面的親人,尋找父母,、祖先曾生活過的地方,。
今年74歲的薛永發(fā)出生在日本,從未回過福建,。他的父親年輕時到日本打工,,母親則是上海長大的福清人。薛永祥說,,1937年時,,母親隨家人一起去日本旅游,,結果發(fā)生淞滬抗戰(zhàn)無法回國,后來母親與父親結了婚,,便留在了日本,。
薛永福此次來到福州,是作為中國通信社董事長受中國新聞社的邀請,,參加在此間舉行的第九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他決定借此機會返鄉(xiāng)尋根。10日晚,,薛永福在酒店里接受了中新社記者的專訪,。
薛永福說,在60年代,,很多在日本的華僑青年學生有很強的愛國情感,,開展了學習祖國情勢等各種活動,并且立志大學畢業(yè)后為祖國,、為僑社服務,,做有利于中日友好的工作。
于是,,在1965年,,大學剛畢業(yè)的薛永祥進入亞細亞通信社(后改名為“中國通信社”)工作,將中新社,、新華社等中國主流媒體的稿件翻譯成日文,,向日本的共同社、朝日新聞,、每日新聞,、日經新聞、產經新聞等媒體提供,。在當時,,亞細亞通信社是向日本媒體傳遞中國聲音的唯一渠道,鼎盛時期通信社曾有50多名員工,。
而隨著70年代,,中日恢復邦交后互派記者,中國通信社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令薛永祥更加感到擔憂的是,華僑第三代漸漸融入日本社會,,在日本的企業(yè)就業(yè),,中國通信社沒有接班人。
薛永祥告訴記者,,如今有10個人,,其中有包括他自己在內的4個人是已經退休后繼續(xù)在通信社工作,。
“就像今天很多人說的,‘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這就是我們現在還在繼續(xù)堅持的原因。因為在日本的媒體中,,中國聲音很少,。”薛永祥說,,“看到有這么多人還在世界各地做這樣的工作,,對我來說也是鼓舞?!?/p>
在中國通信社工作了半個世紀,,講了半個世紀的中國故事,薛永祥說,,當下日本政壇右傾化,,他更加不能停止傳播“中國的聲音”。所以,,已經退休的薛永祥每周上三天班,,持續(xù)幫助通信社的后輩們工作,宣傳中國的立場,、主張,,關于一些重大問題的歷史事實,通過影響日本媒體,,進而影響日本民眾,。“他們看了以后怎么做,,我們沒能力決定,,但是至少應該告訴他們中國的態(tài)度和說法?!?/p>
中國通信社還在發(fā)行月刊,,針對主要是日本專家學者的受眾群體,翻譯并刊登一些中國主流媒體的長篇文章,,希望在專家學者中起到影響,。
對中國的認同感,從小就根植在薛永祥的心里,。他說,,小學、中學在日文學校讀書時,學校每天早晨組織學生都到運動場里唱日本國歌,,但父親對他說,,“你是中國人,要唱中國的國歌,?!睆哪菚r開始,薛永祥一直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而薛永祥的兩個女兒,,也從小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耙驗槲以谥袊ㄐ派绻ぷ?,她們自然有這樣的自覺?!彼f,。
明天,薛永祥就要啟程去福清尋找親人,,也想看看父母是自怎樣的地方出生,、長大?!叭绻也坏剿麄?,也要找到這個地方?!毖τ老橹钢欧馍系牡刂氛f道,,“如果有可能的話,還要給祖先掃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