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消息: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兩會雖落幕,,但政協委員潘慶林大會時提出用十年時間分批廢除簡體漢字的建議,卻在海內外激起新一輪辯論,。電腦科技發(fā)展到今天,,學中文在海外正逢史無前例的熱潮,,海外漢語教育到底要走繁還是走簡,?這是從學生,、教師到華人社區(qū)都難以回答的難題。
潘慶林建議全中國用十年時間,,分批廢除簡體漢字,,恢復使用繁體字。理由有三:一是,,上世紀50年代簡化漢字太粗糙,,違背漢字的藝術和科學性。二是,,以前繁體字太繁瑣,,難學難寫,不利傳播,,但現在多用電腦輸入,,再繁瑣的字打起來也一樣。三是恢復使用繁體字有利于兩岸統(tǒng)一,。但反對者認為簡體字已在人們學習,、生活中根深蒂固,并沒有出現什么問題,,推倒重來,,絕不容易。目前中國官方的最新說法是,,“須依法推廣簡體字”,。
在海外的中文學校則被迫在中文繁體字和簡體字間抉擇。不少中文學校負責人都感嘆中文教學在“擁簡”和“擁繁”間難兩全,。
新澤西州新芽雙語學園,,2004年迎著中文熱的勢頭創(chuàng)校。校長黃秀樺是臺灣移民之女,,小時候自己念中文學校時學的是繁體字,。她表示,新芽成立后的第一年,,學校采用繁體字,,當時學校從臺灣購買很多教學材料。但一年后,,她發(fā)現很多學童的家長是來自大陸,,教師也以多半來自大陸,習慣簡體字,。
市場考量 簡體字成主流
黃秀樺開始認真思考學校長期中文教學走向,。她與所有教師進行內部辯論,,多數教師認為,簡體字的使用范圍遠遠大于繁體字,,使用簡體字的人更多,,新加坡使用簡體字,香港,、臺灣也有部分人學習簡體字,。為讓學生未來更容易適應中文市場的主流趨勢,新芽決定放棄繁體字,,從創(chuàng)校第二年后改用簡體字,。
黃秀樺表示,中文繁簡兩個體制的存在是現實,,海外學中文,,只能從中做抉擇。她的學生以領養(yǎng)兒童和第二代華裔為主,,這類學生對兩種字體都沒有偏好,,但學寫簡體字更簡單。她的多數老師也較習慣使用簡體字,,這是她最后抉擇的考量,。
該校陳薇如老師是臺灣移民,現在教簡體字也得心應手,。她表示,,在臺灣讀書時作筆記為快速寫字就常用一些簡體字。她看大陸網站時也學會不少簡體字�,,F在除了視覺上仍相信繁體字比較美觀以外,,使用簡體字教學絕對沒有問題。她說:“從繁到簡,,只要克服最初很表層的不適應,,把語言作為工具來使用,一點都沒有問題,�,!�
繁簡共存 僑校一國兩制
歷史悠久的紐約華僑學校一直使用漢語注音和繁體字,2007年,,在“走繁走簡”的大辯論中,,該校也動員所有教師和董事展開討論,最后該校走折中路線,,教學使用大陸的漢語拼音,,但字體仍保留傳統(tǒng)的繁體字。
該校校長黃炯常表示:“簡體字和繁體字哪個更重要,?很難說,,但使用拼音應該是潮流,,這可能是市場的反應�,!彼赋�,,繁簡共存的現實,在海外中文教學中好像“一國兩制”,。華僑學校多數教師和董事們最終認為,,繁體字代表中國文字五千年的歷史,有保留和學習價值,。這種“一國兩制”在這個紐約古老華埠核心地帶的華僑學校非常明顯:高年級學生仍使用臺灣的注音符號,2007年以后的學生則使用拼音,。(邰彥)